和平庆典结束后的第七天,通天峰的议事帐篷内再次聚集了两界核心成员 —— 这次的议题只有一个:组建 “蚀仙域探索队”,完成对蚀仙域的初步探查。帐篷中央的地图上,蚀骨荒原的位置被用红圈重点标注,旁边附着探路鼠最新传回的影像:荒原深处的能量祭坛旁,那道曾开启两界之门的紫黑色裂隙虽已闭合,但裂隙周围的地面仍泛着微弱的能量波动,且波动频率与之前探测到的蚀仙域能量完全一致。
“根据器仙族的‘空间探测仪’分析,这道闭合的裂隙下方,存在一条通往蚀仙域的‘空间通道’。” 器阳大师指着地图上的裂隙位置,屏幕上同步显示出空间剖面图 —— 一条淡紫色的虚线从裂隙延伸至地下数十公里,最终连接着一片泛着暗红色光的区域,“这条通道因两界之门开启时的能量冲击,暂时处于稳定状态,但需要特殊的‘空间钥匙’才能重新打开 —— 而这把钥匙,就是蚀仙王的核心。”
众人的目光同时落在王大锤手中的暗红色核心上 —— 这颗核心在造化炉的持续净化下,已褪去大部分紫黑色蚀仙能量,表面泛着淡淡的金紫色光,隐约能看到内部流转的能量轨迹。“净化后的蚀仙王核心,既能作为开启通道的钥匙,也能作为探索队在蚀仙域的‘能量锚点’,防止队员在域内迷失方向。” 丹尘大师补充道,“我已用核心能量炼制出‘域内通讯符’,佩戴者在蚀仙域内可保持十公里内的通讯,避免失联。”
组建探索队的消息传出后,两界报名者络绎不绝 —— 末世的护卫队成员大多经历过蚀仙族突袭,渴望彻底清除威胁;仙界的紫纹族阵法师、丹仙族弟子则希望通过探索,解开蚀仙族起源的秘密。经过三天的严格选拔,最终确定了三十人的探索队成员名单:
1. 末世方(15 人):王大锤(队长,负责整体决策与造化炉操控)、李三炮(副队长,负责战斗指挥)、林晓晓(玄术解读与阵法支援)、黑爷(携带二十只精锐探路鼠,负责侦查)、十名实战经验丰富的护卫(配备高阶抗蚀装备与破域武器);
2. 仙界方(15 人):紫云长老(紫纹族阵法师,负责防御阵布置)、丹云(丹仙族弟子,丹尘大师亲传,负责丹药补给与伤员救治)、器远(器仙族工匠,负责装备维修与能量设备调试)、两名紫纹族长老(协助紫云布置阵法)、十名仙界精锐(擅长仙术攻击与域内生存)。
装备筹备同样细致入微 —— 器仙族为每位队员打造了 “蚀仙域专属套装”:外甲融入紫纹仙铁与玄气水晶,能主动吸收域内稀薄的纯净能量,抵消蚀仙能量侵蚀;武器升级为 “双属性破蚀刃”,可同时释放五行能量与仙力,对蚀仙族残余势力造成双重伤害;此外,还配备了 “域内生存包”,内含压缩仙谷饼(补充体力)、凝仙露(恢复能量)、空间稳定仪(应对域内空间乱流)。
丹仙族则准备了三类核心丹药:“域内抗蚀丹”(每六小时服用一颗,持续抵抗蚀仙能量)、“应急疗伤丹”(快速修复肉身与能量损伤)、“能量爆发丹”(危急时刻可短暂提升三倍能量,副作用是事后虚弱)。丹尘大师特意将三颗 “王级抗蚀丹” 交给丹云:“若遇到蚀仙域内的高阶残余势力,这三颗丹药能保你们一命,不到万不得已,切勿使用。”
出发前三天,探索队在通天峰进行了最后的域内模拟训练 —— 器仙族用空间技术搭建了 “微型蚀仙域环境”:天空泛着淡紫色,地面布满扭曲的能量纹路,偶尔会出现小规模的能量乱流。队员们在模拟环境中演练了 “遭遇战阵型”“阵法协同”“伤员救治” 等科目:李三炮带领末世护卫组成 “前锋防御线”,用破蚀刃抵挡模拟蚀仙卒的冲击;紫云长老与林晓晓联合布置 “两界协同阵”,将队员的能量汇聚成一道防护屏障;丹云则在阵后快速调配丹药,为 “受伤” 的队员补充能量。
训练间隙,王大锤将蚀仙王核心贴近造化炉 —— 经过多日净化,核心已能与造化炉完美融合,炉身的 “两界核心共鸣” 功能升级为 “蚀仙域导航”:淡金色的光纹在炉身表面形成一道微型地图,能实时显示蚀仙域内已探明的区域,若靠近危险区域,光纹会变为红色预警。“有了这个功能,我们在域内就不会彻底迷失,但仍需谨慎 —— 蚀仙域的环境可能随时变化,地图只能作为参考。” 王大锤将这个发现告知队员,让大家多了一份安心。
出发当天清晨,通天峰下聚集了送行的两界居民 —— 末世的居民们提着装满食物的包裹,将亲手缝制的 “平安符”(用凝仙草纤维编织)塞给队员;仙界的紫渊族长、丹尘大师、器阳大师亲自前来,紫渊族长将一枚 “紫纹族信物” 交给紫云长老:“若在域内遇到无法应对的危机,捏碎信物,仙界会立刻调动能量,尝试打开临时通道接应你们 —— 但这需要时间,你们必须撑到接应到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