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游慢悠悠地来到了后山的破庙。
邋遢老道看到他的到来,瞥了一眼,沙哑的声音传来:
“想好了?怎么不再多陪你父母一段时日。”
李子游点了点头,说道:
“明天走。”
“既然早晚都要走,何必再拖,早日找到,我那俩姐姐不就早醒一天吗?”
邋遢老道点了点头,忽然瞥见他那身道袍后面背着的桃木剑,疑惑问道:
“你练剑了?”
李子游无奈摇头:
“前段时间大姐夫家闹过鬼,我特意做了这把桃木剑,后来才知是人为作祟。”
“不过这剑削木断枝还算顺手,带着行走江湖,说不定真能派上用场。”
邋遢老道想了想,认同地点头:
“你这么说也有道理。”
“江湖人带兵器未必是为了顺手,也可能是为了你常说的……”
“装酷?”
“对。”
老道咧嘴一笑:
“兵器就是门面,好多人一看兵器就能被认出来,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他顿了顿,神色收敛了些:
“虽说以你的实力未必需要练剑法,但总不能拿着木剑乱砍吧。”
说罢从怀里掏了半天,摸出本封皮泛黄的小册子,递过去:
“这是《斩凡七式》,我当年的成名绝技。”
“之前就想着你或许用得上,特意改了些招式名。”
“我名叫张玄尘,道号斩凡,曾是玄真门的道子。”
“当年护送道门至宝时遭同门所害。”
“如今修为日渐衰退,早已成了整个道门的必杀之人。”
他看着李子游微蹙的眉头,补充道:
“改招式是怕你被认出来,平白惹上祸事。”
“跟你说这些,不是要你替我报仇,是想教你怎么在江湖上立足。”
“咱们所在的大武王朝。”
“皇帝年事已高,一门心思想炼长生丹,对道士格外看重。”
“但江湖上的道士分两种:”
“一种是道门正统,他们自视甚高,眼里只有‘替天行道’”
“除非出了天大的事,否则从不理会朝堂纷争,而且道门内部异常团结;”
“另一种是游方道士,好多人没传承、没武学,就靠披件道袍混饭吃。”
“偏偏最受朝廷重用——毕竟皇帝要炼丹,这些人最会凑这个热闹。”
老道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眼神沉了沉:
“行走江湖得有个身份。”
“第一种你别想了,报我的名号只会被当成公敌;”
“第二种倒简单,去附近官府递点银子。”
“随便报个名号,就能算个‘在册道士’了。”
李子游点了点头,索性翻开册子,边用手指点着书页边念:
“推门,扫叶,踏脚,打头,斩腰,闭门,归鞘。”
“不是,你这招式名也太草率了吧?”
他抬眼看向老道。
“推门、扫叶倒还行,这‘打头’‘斩腰’也太直白了点。”
“这有什么,好用就行。”
老道满不在乎地摆手。
“你要是觉得不顺口,自己改改便是,这点小事难不倒你吧?”
李子游点头应下——确实,这点小问题不算什么。
他忽然想起什么,又问:
“那我行走江湖,还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
“你给我讲讲江湖势力的划分吧。”
“这江湖啊,就是个大草台班子,热闹得很!
”老道拍了拍膝盖,嗓门亮了些。
“最有名的是十大门派:”
“玄真门、紫霞观、清霄道院、栖云谷、太素观,这五个都是道门分支。”
“剩下五个是大罗寺、药王谷、惊涛山庄、藏剑山庄、落财山庄。”
他顿了顿,补充道:
“江湖上还有两个势力,跟十大门派分庭抗礼。”
“一个是花衣帮,一个是补天教。”
“所以江湖上流传着句话:”
“大武乱不乱,道门说了算。”
“宁惹十大派,不惹花衣帮。”
“魔门一出世,率先废一半。”
李子游追问:“这话怎么说?”
“第一句简单,道门五派忒团结。”
“一出山就喊着‘替天行道’,管的都是大是非,在江湖上分量重得很。”
老道解释道:
“第二句说的花衣帮,那是咱大武第一帮派。”
“遍布天下——城镇街角、渡口码头、荒野驿站,随处都能看见穿花衣的花子。”
“他们看似各讨各的饭,实则有规矩:”
“穿七八块补丁的是‘新花子’”
“二十块以上的算‘老人’,补丁越多,辈分和话语权越重;”
“要是谁的花衣上有块‘同心布’,那便是能调动一方帮众的‘百结头’。”
“帮里没帮主,就靠三位‘老花子’镇着:”
“南边的柳婆子管水路。”
“西北的麻爷照看着草原戈壁”
“中原的破碗张统管城镇事务。”
说到最后一句,老道的声音沉了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