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苔的话语,直指墨羽技术的核心隐患。她并非否定力量本身,而是质疑力量的来源、性质与代价。在她代表的传统地心文明观看来,任何脱离星球生命网络整体平衡的“强大”,都是危险且不可持续的。这种观点,源于他们万年地下生活积累的、与星球生态系统深度绑定的生存经验,带有强烈的生态中心主义和灵性主义色彩。
墨羽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他无法直接反驳深苔那玄奥的“灵性”感知,因为这超出了他实证科学的认知框架。但他内心深处,对这种基于“感受”和“低语”的论断,抱有根本性的怀疑。在他看来,所谓的“灵性共鸣”、“地母低语”,很可能只是对某种未知能量场或信息素的、被宗教化解读的生理心理反应。只要能将这种反应机制研究透彻,同样可以量化、控制,甚至优化。
“深苔祭司的洞察令人惊叹。”墨羽选择了避实就虚,他再次微微躬身,语气依旧恭敬,但话语里的锋芒并未减弱,“对于生命组织的‘状态’,我们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但正如铁脉统领所知,战场上的敌人,不会因为我们技术尚不完美而手下留情。时间,是我们最稀缺的资源。”
他重新看向磐石,做出了最后的陈述:“大长老,我并非要求联盟立刻全面转向我的技术路径。我只请求,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继续深化‘活体融合’的研究,并小范围应用于最前线的防御节点。让我们用实际的效果,来证明它在保障联盟生存方面的不可或缺的价值。同时,我们也可以并行研究,如何减少您所担忧的‘灵性’隔阂。这并非一场非此即彼的抉择,或许,我们能找到一条融合古老智慧与尖端技术的……新路。”
墨羽巧妙地使用了“新路”这个词,它充满了诱惑力,似乎承诺了一条既能获得力量又能避免代价的完美路径。但这本质上是一种话语策略,他的核心目标,依然是让地心联盟逐步接受并依赖他的技术体系,从而提升他个人在联盟内部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最终将联盟引向他所设想的、以技术力量为核心的未来。
理念的冲突,在这座承载了万年历史的地底圣殿中激烈激荡。一方,是磐石和深苔所代表的、坚守古老传统的文明观,视大地为有灵性的母神,强调内在提升、能量平衡与生态共生,将文明的延续寄托于与星球的和谐关系之上。另一方,则是墨羽所带来的、在外部生存压力下催生出的实用主义和技术至上主义,它倾向于利用一切可用手段(包括改变生命形态、挑战自然规律)来获取即时力量,将安全寄托于自身所能掌控的、绝对的物质力量之上。
墨羽本人,就像一颗被投入地心联盟这潭深水中的高密度石子。他的到来,不仅带来了颇具争议的生物机械融合技术,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地心联盟内部早已存在、却因相对封闭的环境而未激化的路线之争——是继续完全遵循古老的传统,缓慢而稳定地内求发展?还是在一定程度上拥抱变革,甚至冒险,以应对来自外部日益严峻的威胁?
圣殿内的争论暂时告一段落,但思想的涟漪已经扩散开去。磐石的沉稳,深苔的洞察,墨羽的锐利,以及铁脉等实干派的忧虑,共同勾勒出地心联盟在面对未来不确定性时的复杂心态。这颗石子激起的波澜,必将深远地影响这个地下文明未来的走向。而这场围绕文明观的理念之敌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它不仅仅是言语的交锋,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哲学、两种对“力量”本质的理解、两种文明发展路径的碰撞,其结局,或许将决定这个隐匿于地底世界的国度的最终命运。
喜欢天启之石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天启之石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