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的“灵武双修”计划一经公布,并未如理想主义者所愿那般迎来万众欢呼,反而在联盟内部激起了更大的争论漩涡,质疑声如同冰原上的寒风,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
传统派内部,尤其是那些以勇武为唯一信条的老兵们,对此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战士的荣耀在于血肉之躯的碰撞,在于意志与体能的极限压榨。让未来的勇士们去学习那些“鬼画符”般的灵纹,去进行娘们唧唧的“打坐冥想”,这简直是对祖先勇武精神的玷污,是向“奇技淫巧”的软弱妥协。“石虎将军是不是被那些灵技者迷惑了心智?”类似的窃窃私语在营地的篝火旁不时流传。
而在技研城和悟道岩,同样存在着不和谐的声音。部分沉浸于灵能精妙理论的灵技者,则担忧这些只懂得挥舞斧头的“粗人”根本无法理解灵纹背后深奥的能量传导法则与宇宙共鸣原理。他们害怕粗糙的战士精神会污染灵能的纯粹性,担心仓促的应用会引发不可控的事故,甚至玷污灵能科学的神圣殿堂。“让野牛闯入精美的瓷器店”,一位年轻的灵技者学者在私下如此评价。
然而,在苍澜酋长着眼于联盟未来的鼎力支持下,在玄明基于“道法普及”理念的推动下,以及敖出于对石虎个人能力与承诺的信任而保持的艰难默许下,这艘承载着争议与希望的航船,还是艰难地启航了。
第一期“灵武双修营”的选址,颇具象征意义。它没有设在技研城那充满未来感的建筑群中,也没有完全置于主营地那粗犷传统的氛围里,而是设立在主营地外一片依山傍水的开阔谷地。这里,既能听到远处营地传来的操练号角,又能感受到山间流动的、相对纯净的天地灵气,象征着两种力量在此交汇融合。
首批一百名学员,是从数千名年轻战士中层层筛选出的精英。他们不仅拥有远超同侪的武勇基础、矫健身手和坚韧意志,更关键的是,经过灵理司设计的初步测评,显示出对天地灵气具有一定程度的天然亲和力。他们是被寄予厚望的火种。
一个引人注目的身影出现在学员队列中——烈山。他在与云岚那场惨败后,并未沉沦,反而将那份屈辱与不甘化作了更强大的动力。他的眼神中依旧带着标志性的倔强,但深处却燃起了一种新的火焰,那是对未知力量领域的好奇,以及一股不服输的、想要征服这片新天地的强烈挑战欲。
训练是残酷而全新的,仿佛将一个人硬生生劈成两半,再投入不同的熔炉中锻造。
黎明时分,山谷还笼罩在薄雾之中,教官(由敖亲自指派,麾下以严苛着称、信奉“汗水即荣耀”的老兵担任)那如同滚雷般的怒吼声便划破了寂静。极限体能训练开始了。负重百斤越野三十里,徒手攀爬布满苔藓的湿滑峭壁,在齐腰深的冰冷泥沼中进行无限制格斗……汗水、泥浆甚至鲜血,浸透了他们古铜色的皮肤,粗重的喘息声如同风箱。在这里,烈山依旧如鱼得水,他强健的体魄、爆裂的力量和敏锐的战斗直觉,让他在这传统的“武”之领域,依旧是佼佼者,仿佛一头不知疲倦的猎豹,在挑战自身极限中汲取着力量与快感。
然而,当日头偏西,训练的画风骤然突变。他们被要求洗净满身的泥污与汗臭,换上统一的、干净的麻布衣衫,然后秩序井然地盘坐在特意搭建的、铺着草席的静谧传功堂内。下午,是“灵”之基础的修炼时间。由悟道岩派来的导师(其中就包括清冷如月的云岚)引导他们进行最基础的“引气入体”和“凝心静神”修炼。
这对于习惯了在广阔天地间挥洒汗水、凭借肌肉记忆和战斗本能行事的战士们来说,简直是另一种形式的精神酷刑。
“闭目,内观,意守丹田,摒弃杂念,尝试去感受周身空气中流淌的气机,引导它们缓缓汇入体内……”云岚的声音清晰而平静,不带丝毫烟火气。
但台下,多数汉子却是龇牙咧嘴,表情扭曲。有人试图用憋气来模拟“凝神”,脸涨得通红;有人则因为强行保持静坐姿势,浑身肌肉不受控制地颤抖、酸痛,比打了一场恶战还要疲惫;更多人的思绪,则如同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地奔腾——想着中午没吃完的肉干,想着营地里的伙伴,想着狩猎时的惊险,就是无法集中在所谓的“气机”上。
烈山更是感觉备受煎熬。他感觉自己的脑袋里像是有无数只蜜蜂在嗡嗡作响,每一次试图捕捉那虚无缥缈的“气感”,都像是在捕捉一缕青烟,徒劳无功。身体的疲惫尚可忍受,但这种精神上的无力感,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
夜晚,则是理论课程。在昏暗的油灯或灵能辉光珠(这是他们最早接触的灵能物品)下,他们需要学习认识最基础的灵纹符号及其含义,了解能量在灵纹回路中传导的基本原理,以及最重要的实战技能——“心盾”的观想与构建方法。许多战士看着石板上那些扭曲、繁复如同天书般的符号,只觉得头晕眼花,强烈的困意阵阵袭来,哈欠连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