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丘环境仪成功启动所绽放的“净化之光”,其意义远不止于驱散了邪能瘟疫的致命阴霾,更如同在一池几近冻结的冰水中注入了滚烫的泉流,极大地振奋了联盟内部几乎跌至谷底的士气,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将原本还有些松散、充斥着疑虑的各方势力,紧密地凝聚在了一起。那肉眼可见的河水复清、病患痊愈的神迹,让最顽固的怀疑者也不得不承认,玄明所引领的这条依托于灵气与未知知识的道路,并非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真正能够守护族群、决定文明存续的坚实力量。
趁着这股由希望与信任汇聚而成的澎湃势头,玄明与灵理司的核心成员们,几乎未曾停歇,立刻将目光投向了下一项关乎联盟整体效率与生存能力的宏大计划——构建覆盖整个联盟的**意识通信网络**。
这项计划的根基,正是此前艰难取得的、关于“意识节点独立协议”的初步研究成果。那在观星洞内成功实现的、两个光点之间带有加密性质的“加密通话”,如今需要从一个实验室里的奇迹,转变为能够应用于广阔战场与复杂管理的实用工具。
悟道岩深处,专门开辟出的“灵符工坊”内,灯火日夜不息。以青苇和坚岩为首的研究者们,带领着一批心灵手巧、对灵纹刻画最有天赋的学徒,投入到了紧张的研制工作中。他们的目标,是制造出一种能够被普及应用的简易“通讯玉符”。
这并非易事。要将那复杂无比的标识生成灵纹、信息加密算法以及微型的信号接收放大结构,全部微缩并稳定地刻画在一块不过巴掌大小、质地均匀的灵玉之上,其难度不亚于在发丝上雕刻一幅山川地理图。最初的尝试失败率极高,不是玉符无法稳定生成标识,就是在加密传输时信息严重失真,或是有效通信距离短得可怜,超过百步便只剩下杂乱的噪音。
材料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并非所有玉石都能胜任。需要找到那种灵气导通性极佳、内部结构稳定、又能承载复杂微灵纹而不产生能量冲突的特定玉种。联盟的玉石储备再次被翻检,甚至向新加入的石爪部等部落发出了紧急征调特定玉料的请求。
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调整与优化,第一批堪用的“通讯玉符”终于问世。它们约莫成年男子掌心大小,厚度不足一寸,通体呈现出一种温润的青白色光泽。玉符正面光滑,背面则布满了细密如蛛网、却排列有序、泛着淡淡流光的微型灵纹。在玉符中心,有一个小小的凹槽,那里是佩戴者注入一丝本源灵气、完成自身“意识标识”绑定与初始化的关键位置。
由于制造工艺复杂,良品率低,且对玉料要求苛刻,这批初代通讯玉符的数量极为有限。经过联盟高层与灵理司的慎重商议,决定优先配给以下几类关键人员:联盟最高决策层的苍澜酋长、玄明及主要长老;军事统帅敖及其麾下最重要的几名大队长;各附属部落的首领及其指定的联络官;执行最危险任务的前线侦查小队;以及灵理司下属的全部灵狩队员。
玉符的发放与使用培训,在一种肃穆而充满期待的氛围中进行。每一位获得者都被告知,这枚玉符不仅是通信工具,更是其在联盟意识网络中的唯一身份象征,务必妥善保管,并严格遵循使用规范,防止标识被窃取或冒用。
很快,检验这意识网络威力的机会,便到来了。
为了更准确地掌握邪能瘟疫的扩散情况,评估环境仪净化场域的边界效应,石虎亲自带领着一支由五名精锐战士和两名灵狩队员组成的侦查小队,秘密潜行至已被瘟疫污染区域的外围。他们如同幽灵般穿梭在枯死的林地和弥漫着淡淡腐臭气息的山谷中,小心翼翼地躲避着那些游荡的、形态扭曲可怖的瘟疫兽,利用携带的简易能量探测灵纹盘,记录着邪能残留的浓度与分布。
就在他们沿着一条已经泛着墨绿色、散发着不祥气息的小溪向上游摸索时,担任前哨的战士猛地打出了一个警戒的手势。所有人瞬间伏低身体,隐入岩石和枯树的阴影之中。
只见在小溪对岸约半里外的一片枯萎林地中,影影绰绰地出现了大约二十余个蹒跚而行的身影。它们体型大小不一,有的还保留着些许狼或野猪的轮廓,但更多的则是骨骼扭曲、肢体异生、周身溃烂流脓的怪物,眼眶中燃烧着疯狂的绿色幽光——正是一股规模不小的瘟疫兽群!它们行进的方向,赫然指向联盟核心区域的外围!
“发现目标!”石虎压低声音,几乎是本能地,将意识沉入了佩戴在胸前的通讯玉符之中。他清晰地感知到自己那个独特的、带着山岳般沉稳气息的意识标识被激活,随即,一道凝练的意念伴随着标识信息,如同离弦之箭般被发送了出去:“数量约二十,种类混杂,方向正东,沿枯水溪向上,距离主营地外围警戒线约五里。坐标参照:望天丘东北偏北,第二山脊凹陷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