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势痊愈后,墨渊的生活并未因名声鹊起而有太多改变。他依旧在破晓前起身,依旧在那片偏僻角落练剑。只是,落在他身上的目光,彻底变了。曾经的嘲讽与轻蔑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敬畏、好奇,乃至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偶有胆大的外门弟子试图攀谈结交,皆被他沉默而疏离的态度挡回。他深知,这些浮名如空中楼阁,唯有紧握在手的力量才是真实。
(要素4:群体微表情 - 目光从“敬畏”到“好奇”再到“嫉妒”的层次变化)
(要素7:物质性隐喻 - “浮名如空中楼阁”对比“力量是真实”)
他去了趟藏经阁。凭借年考奖励的资格,他踏入那栋弥漫着陈旧书卷和淡淡檀香气味的宏伟建筑。他没有走向摆放流光溢彩功法玉简的核心区域,而是径直走向胖掌柜提及的一楼东南角。那里光线昏暗,书架蒙尘,摆放的皆是些兽皮卷、竹简乃至石刻拓本,内容驳杂,涉及上古轶闻、地理志异、失传技艺,以及……一些关于肉身成圣、不借灵气的古老修行理念的残缺记载。
(要素2:感官矩阵/嗅觉 - 藏经阁的“陈旧书卷”和“檀香”气味)
(要素8:非叙事性停顿/环境注释 - 具体描述藏书区域的偏僻与内容特点)
他如同饥饿的旅人闯入宝库,手指拂过粗糙的兽皮,目光扫过模糊的刻文。这里没有系统的功法,只有零星的智慧火花。他找到几句关于“气血如龙,筋骨雷鸣”的类似描述,找到几幅与石壁刻痕神似的导引图谱残片,甚至在一卷关于星象与古纪年法的残破羊皮卷边缘,看到了一句被朱砂匆匆批注的箴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然,人定或可胜天乎?” 字迹潦草,却透着一股不甘的诘问。
(要素6:文学性故障/错位引用 - 化用荀子名言,并加以修仙风格的诘问)
(要素12:留白控制/信息隐匿 - 不解释朱砂批注的来源,增加神秘感)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无法直接提升战力,却像一块块拼图,逐渐印证并拓宽了他对“劫战体”的认知,让他明白自己并非独行于黑暗,上古先贤中,亦有傲骨不屈、欲以凡躯比天高者。这给了他莫大的精神慰藉与道心支撑。
(要素7:物质性隐喻 - 信息如“拼图”,认知如“黑暗中的路径”)
这日清晨,墨渊刚结束修炼,一位身着内门执事服饰、神色肃穆的中年修士便找到了他的木屋。
“墨渊?”执事声音平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掌门召见,随我来。”
消息像滴入热油的冷水,在墨渊沉寂的心湖中炸开一丝涟漪。掌门,青云宗至高无上的存在,平日神龙见首不见尾,竟会召见他一个外门弟子?他瞬间想到了年考上的表现,想到了李云背后的势力,想到了可能随之而来的审视、招揽,或是……麻烦。
(要素5:生活流叙事/中断场景 - 平静修炼被突如其来的召见打断)
(要素10:时间褶皱/非线性暗示 - 墨渊瞬间的多种猜测)
他沉默地点头,跟随执事踏上通往主峰的石阶。云雾在身边缭绕,灵气愈发浓郁,亭台楼阁渐次出现,飞檐翘角隐于苍翠之间,与山脚下外门的简陋判若两个世界。沿途遇到的内门弟子,皆气息绵长,目光锐利,看到引路的执事和跟在后面的墨渊,眼中闪过讶异,却无人交谈,秩序井然。
(要素3:非典型环境渲染 - 主峰与山脚下的世界对比)
(要素4:群体微表情 - 内门弟子的“讶异”与“沉默”)
最终,他们来到主峰之巅,一座并不奢华却庄严肃穆的大殿前。殿名“青云”,二字铁画银钩,隐隐有剑意透出,令人心生敬畏。执事示意墨渊在殿外等候,自行入内通报。
片刻后,殿门无声滑开。执事走出,低声道:“进去吧,掌门在内殿书房等你。”
墨渊深吸一口气,平复下微澜的心绪,迈步踏入。大殿内光线柔和,地面光可鉴人,弥漫着淡淡的、能宁心静气的灵香。穿过一道屏风,是一间雅致的书房。四壁书架林立,典籍浩瀚,一盆青翠的云竹盆景置于窗边,添了几分生机。
(要素2:感官矩阵/复合感官 - 剑意的压迫感、灵香的宁神作用、视觉上的雅致)
(要素7:物质性隐喻 - “青云”殿名的剑意,云竹的生机)
青云宗掌门,一位身着朴素青袍、面容清癯、双目深邃如星海的老者,正负手立于窗前,眺望着云海翻腾。听到脚步声,他缓缓转过身,目光平静地落在墨渊身上。
那目光,并无压迫,却仿佛能穿透皮囊,直视灵魂深处。墨渊感到自己的一切,似乎在这目光下都无所遁形。
“弟子墨渊,拜见掌门。”墨渊依礼躬身。
掌门微微颔首,声音温和,却自带威严:“不必多礼。墨渊,你可知,老夫为何唤你前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