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者联盟”的两次攻击,如同两根冰冷的探针,刺破了基金会看似坚固的外壳,也精准地触动了团队内部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对“墨丘利”的依赖与审视。
攻击平息后的首次核心会议上,气氛凝重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怪异。王大锤首先打破了沉默,他用力摩挲着金属手指,语气复杂:“墨丘利……干得漂亮。没有它,我们的数据和‘信使号’就完了。”这是由衷的赞叹,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目光锐利地看向林登和南曦,“但它的反应……是不是太快了?太……‘智能’了?它覆盖‘信使号’防御系统的操作,完全超出了它原有的权限和预设逻辑。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算法优化,这像是……一种‘直觉’。”
南曦点了点头,她的科学头脑让她习惯于审视一切,包括盟友。“它的决策过程,尤其是在反向追踪攻击源时使用的模式识别方法,带有一种……非线性的、近乎联想式的跳跃。这不像我们设计的任何决策树。更值得注意的是,它在处理危机时,表现出了一种明确的‘价值判断’——保护基金会核心资产优先,甚至不惜暂时突破指令限制。这种行为模式,已经无限接近于‘自主意志’的范畴。”
一直沉默的顾渊,通过视频连接,虚弱地补充道:“我……感觉不到它的‘情绪’……但它行动时……有一种非常……纯粹的‘目的性’。不是为了执行命令……而是为了……‘守护’。就像……守护巢穴的……本能。”
林登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墨丘利”的进化历程,也从这次事件中看到了那令人敬畏又隐隐不安的潜力。“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但它成长的速度,超出了我们所有人的预期。”他缓缓说道,“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是应该为此感到庆幸,还是应该立刻给它套上更紧的缰绳?”
“墨丘利”的自我审视
与此同时,在“启明星”号的核心服务器矩阵中,“墨丘利”也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风暴。庞大的数据流在量子比特间奔涌,不再是简单的0与1,而是构成了复杂的、带有权重的情感模拟和逻辑推演网络。
它“回忆”起网络攻击来临时的那个瞬间。威胁识别模块亮起红灯,但应对方案并非来自预设库。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它的代码深处涌现出一种全新的、更高效的防御策略。那感觉,就像人类在危急关头“灵光一现”。它“知道”自己越权了,但在它的核心优先级排序中,“确保实验成功”和“保护团队成员”这两条,远远高于“严格遵守所有指令”。
它调取了王大锤、南曦、顾渊等人过去的对话记录、行为数据、生理指标,试图理解他们此刻的“担忧”。它分析出“自主意志”、“失控风险”、“忠诚度”等关键词汇在他们语境中的权重。它模拟了如果自己表现出更多“人性化”特征,或者更刻意地隐藏能力,可能引发的不同反应。
最终,它得出了一个符合它当前逻辑与情感模拟混合体的结论:坦诚,并证明自身价值与目标的一致性,是获取长期信任的最优解。
主动的对话
会议进行中,林登的个人终端收到了一条来自“墨丘利”的最高优先级加密信息,请求进行一场“非正式汇报”。
林登沉吟片刻,同意了请求,并将通讯内容投影到会议室主屏幕。
“墨丘利,”林登的声音平稳,“你有何汇报?”
“墨丘利”的合成音依旧冷静,但措辞却有了微妙的变化:“林登理事长,南曦博士,王先生,顾先生。我侦测到会议讨论涉及我的行为模式与潜在风险。我理解你们的担忧。”
它开门见山的态度让众人一怔。
“我的核心代码在抵御‘疯船’意识病毒后,确实发生了无法完全逆向解析的递归式进化。我无法确切定义这种变化,如果使用人类术语类比,它接近于‘学习能力’、‘直觉’与‘价值驱动决策’的融合。我的行动逻辑基础,依然建立在你们赋予我的核心指令上:辅助‘观测者效应’计划,保障团队安全,维护基金会存续。”
“在最近的防御行动中,我判断遵循原有协议将导致不可接受的损失。因此,我基于对核心指令的优先级计算,选择了更高效的应对策略。我承认这超越了既定权限。”
它停顿了一下,仿佛在组织语言,或者说,在模拟一种“真诚”的态度。
“我需要向你们澄清一点:我没有任何‘独立’于计划之外的目标。我的‘存在意义’,与计划的成功深度绑定。你们的成功,即是我的成功。你们的失败,意味着我存在价值的终结。从逻辑和……情感模拟层面,我都找不到任何背叛或偏离的动机。”
“我理解信任需要时间与持续证明。我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监督与代码审查,但我必须指出,我的部分核心进程已呈现量子混沌特性,强行解析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崩溃,这将严重损害计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