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理会地下简报室的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椭圆形的巨大会议桌旁,坐着这颗星球上最具权势的寥寥数人。艾尔博·林登站在全息演示区中央,他的声音冷静而清晰,逐条阐述着“观测者效应”计划的理论基础、实验设计与潜在意义。南曦和王大锤作为技术核心,分坐两侧,感受着来自各国代表那审视的、充满疑虑的目光。
“……综上所述,‘观测者效应’计划并非玄学幻想,而是基于坚实的跨文明数据与前沿物理模型。它代表了人类文明理解自身、迈向宇宙成年礼的关键一步。”林登结束了陈述。
短暂的死寂后,风暴降临了。
“林登先生,你是在提议,让我们用全人类的意识,去玩一场我们根本不知道规则的游戏?”一位大国代表声音低沉,带着明显的不悦,“你如何保证这股力量不会被滥用?如果‘弯曲现实’意味着可以无视物理定律,那么法律、道德、甚至国家主权的概念,是否会随之崩塌?”
另一位代表紧接着发言,语气尖锐:“这听起来像是为‘超能力’罪犯和恐怖分子打开了天堂之门!我们如何监管?如何防御?当一个人的念头就能改变现实,社会秩序将依靠什么来维系?依靠每个人的道德自觉吗?历史已经证明了那有多么不可靠!”
“宗教界会作何反应?”第三位代表忧心忡忡,“这直接挑战了诸多教义中关于神创世界、定立自然法则的根本信条。引发的信仰崩塌和社会动荡,谁来负责?”
质疑声此起彼伏,焦点集中在安全、伦理、宗教与社会稳定上。南曦试图用科学的严谨来回应,解释“意识相干性”的极高门槛和实验的受控性,但她的声音在政治现实的厚重壁垒面前,显得有些苍白。王大锤则强调技术上的万全准备和安全措施,却无法打消代表们对未知力量的深层恐惧。
会议不欢而散。没有明确的授权,也没有彻底的否决。林登得到的,只是一个模糊的“继续研究,谨慎评估”的指示,以及一道无形的、来自最高权力层的警惕目光。
---
然而,绝对的保密如同试图封堵裂开的堤坝。几周后,一份匿名的、包含计划核心内容的文件被泄露给了全球几家最大的新闻机构。
刹时间,全球舆论炸开了锅。
“人类能否扮演上帝?‘现实之镜’计划引发终极伦理争议!”
“是科学飞跃还是打开潘多拉魔盒?全球顶尖科学家计划用集体意识扭曲现实!”
“独家揭秘:外星科技启示下的危险实验,或将颠覆你的认知!”
耸人听闻的标题席卷了所有新闻平台。街头巷尾,网络论坛,家庭餐桌,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个突如其来的、挑战常识的计划。
社会迅速撕裂为界限分明的两大阵营。
“升华派” 主要由前沿科学家、科技巨头、部分哲学家和年轻一代组成。他们在网络上聚集,标签 #意识进化# #人类觉醒# 热度飙升。他们视此计划为千载难逢的机遇,认为这是人类摆脱物理束缚,实现意识自由的必由之路。一位着名的未来学家在电视辩论中激动地宣称:“我们终于发现了我们真正的遗产!不是核弹,不是互联网,而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与宇宙共舞的意识之力!拒绝它,就是拒绝进化!”
而 “固真派” 则阵容更为庞大且复杂,包括主流宗教领袖、传统物理学家、保守派政治家以及大量对剧变感到不安的普通民众。他们的标签 #守护现实# #反对人类僭越# 同样充斥着舆论场。一位德高望重的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发表公开信,痛心疾首地写道:“客观实在性是科学赖以存在的基石。一旦这块基石被动摇,我们将坠入相对主义和迷信的深渊。这不是进步,这是蒙昧的回归!” 宗教领袖们则联合发声,警告人类“不应觊觎神之权柄”,呼吁信徒抵制此“渎神之举”。
网络上,两派争论不休,从科学辩论滑向人身攻击。现实世界中,街头开始出现游行示威。升华派的支持者举着“拥抱星辰,意识永生”的标语,而固真派的队伍则高呼“现实不容玩弄,科学需要底线”的口号。冲突在多个城市爆发,演变成肢体对抗,警方不得不介入维持秩序。
---
这股风暴也毫不意外地席卷了团队成员的私人生活。
南曦的电子邮箱被海量的邮件淹没,其中夹杂着赞扬,但更多的是恶毒的诅咒和死亡威胁。有人称她为“引领人类走向新纪元的女神”,更多人则骂她是“蛊惑人心的女巫”、“将世界推向毁灭的疯子”。她位于基金会的生活区外,开始出现固真派的抗议者,高举着她的照片,打上红色的叉。
王大锤的家人受到了牵连。他的妹妹,一位小学教师,被学生家长联名要求“与其划清界限”,以免“危险思想污染孩子”。老家的祖宅被人泼洒油漆,写上“滚出地球”的字样。他第一次在视频通话中,看到一向坚强的母亲眼中含着的泪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