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招险棋!意图将致命的追踪目标,变成引诱敌人踏入陷阱的诱饵!其大胆和疯狂的程度,远超顾渊的研究计划和王大锤的毁灭方案。
“这太冒险了!”王大锤首先反对,“我们连自己在哪儿都不知道!怎么预设陷阱?万一引来的不是‘收割者’的麻烦,而是把我们自己先坑死了呢?”
顾渊则被这个想法中蕴含的博弈思维所吸引,但又充满担忧:“如何保证‘可控’?我们对高维空间的理解几乎为零,任何引导都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
三位核心成员,提出了三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毁灭(王)、研究(顾)、利用(赵)。每一条都基于不同的逻辑和风险偏好,每一条都关乎团队的生死存亡。
南曦没有立刻做出决定。她让“导航者”将三条方案的利弊、风险概率(尽管很多无法量化)以及所需的资源,清晰地罗列出来。
她看着屏幕上冰冷的文字和数据,目光又扫过眼前三位同伴——务实而决绝的王大锤,理想而执着的顾渊,冷静而深谋远虑的赵先生。他们代表着人类在面对绝境时,所能产生的不同智慧和倾向。
纯粹的毁灭,看似一劳永逸,但可能意味着放弃唯一了解敌人的机会,并且弃船的风险无法承受。
纯粹的研究,可能带来突破,但过程不可控,如同怀抱炸弹睡觉。
纯粹的利用,充满了战略想象力,但根基过于薄弱,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
良久,南曦缓缓抬起头,她的眼神中不再有犹豫,只有一种沉淀下来的坚定。
“我们不走任何一条单一的道路。”她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指挥舱内,“我们将采取一种复合策略。”
“首先,优先级最高的是生存与隐匿。王大锤,由你负责,在确保飞船基本安全的前提下,尝试所有可能的方法,削弱或干扰这个附着物的信号,即使无法完全清除,也要尽可能降低其效能,为我们争取时间。同时,评估飞船状态,寻找可能的临时藏身点(如星云、尘埃带)。”
“其次,在确保安全隔离的前提下,有限度地进行研究。顾渊,‘导航者’辅助你,建立多重安全屏障,对附着物进行非侵入式的、被动的基础信息采集。目标是了解其基本运作原理和能量特征,但严禁任何形式的主动刺激或深度解析。这是底线。”
“最后,赵先生,由你主导,基于我们获得的情报和所处环境,开始规划‘利用’的可能性。但这仅限于理论推演和预案准备,在获得足够的安全保证和明确机会之前,绝不付诸实践。”
这个决定,并非妥协,而是一种整合。它承认了毁灭的必要性(削弱),保留了研究的可能性(有限采集),也为未来的战略反击埋下了种子(利用预案)。它要求团队在极端的压力下,同时具备工程师的务实、科学家的好奇和战略家的深谋远虑。
理念的冲突并未消失,而是在更高的层面上,被引导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在携带致命信标的情况下,于陌生的星海中,为人类文明寻找那一线极其渺茫,却必须去争取的生机。
“启明星”号,这艘承载着人类最后希望的孤舟,带着身上的“诅咒”,开始了它在未知深空中的漂泊。而船上的四个人,也将带着他们各自坚持又彼此融合的理念,共同面对前方注定更加黑暗与艰难的道路。
喜欢神话物理局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神话物理局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