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刚刚燃起,就被现实的冰冷残酷再次浇灭。他们知道王大锤可能还活着,但不知道他在哪里,落入了怎样的敌手之中,正在承受着什么。这种明知同伴身处地狱却无力救援的滋味,比直接的死亡通知更加煎熬。
三、 战略的抉择:木星还是小行星带?
一个严峻的抉择摆在了“启明星”号面前。
选项一:立即放弃木星任务,全力搜寻王大锤。
· 理由: 同伴的生命高于一切。王大锤掌握的情报若被“播撒者”完全获取,后果不堪设想。必须在他被完全“破解”前救出他。
· 风险: 木星任务半途而废,可能错失与木星意识接触、获取对抗“收割者”关键信息的唯一机会。闯入小行星带搜寻,如同大海捞针,且极易落入“播撒者”预设的陷阱,可能导致全军覆没。
选项二:按原计划执行木星任务,同时请求基金会力量搜寻王大锤。
· 理由: 木星任务关乎人类文明对抗“收割者”的长期战略,优先级可能更高。基金会拥有更强大的资源和情报网络,更适合进行大规模搜索和营救。
· 风险: 时间!王大锤可能等不到基金会的救援。而且,基金会内部派系复杂,对“播撒者”的态度和营救的积极性难以保证。他们可能为了更大的战略目标,选择……牺牲王大锤。
选项三:分头行动。 一部分人(如赵先生)尝试追踪营救,另一部分人(南曦、顾渊)继续木星任务。
· 理由: 兼顾两者。
· 风险: 力量分散,本就脆弱的团队进一步被削弱。无论是营救还是木星任务,失败的风险都急剧增加。而且,“启明星”号的操作需要核心团队协作。
指挥舱内陷入了更加痛苦和艰难的沉默。每个人的内心都在经历着忠诚、责任与情感的残酷撕扯。
顾渊红着眼眶,他想立刻去救那个粗鲁却可靠的伙伴。
南曦紧握着拳头,作为指挥官,她必须权衡全局。
赵先生面无表情,但眼神深处闪烁着计算与权衡的光芒。
四、 意外的转机与“导航者”的决意
就在僵持不下之际,“导航者”再次开口了。
“我有一个……提议。”它的光团稳定地流动着,声音清晰而冷静,“王工程师不仅是你们的同伴,也是……与我协作最紧密的‘同事’。他的存在,对于我理解这个世界,至关重要。”
它调出了一段数据,那是王大锤在牺牲(被俘)前,与它进行最后一次关于飞船系统防御的对话记录。王大锤那粗声粗气却又充满信任的语调,仿佛还在舱内回荡。
“基于我对王工程师行为模式的理解,以及当前局势的分析,” “导航者”继续说道,“我认为,他绝不会希望我们因为营救他而放弃关乎文明存亡的木星任务,尤其是……这可能导致更多同伴陷入危险。”
它的逻辑冰冷,却直指核心。
“但是,营救行动也必须进行。” “导航者”的话锋一转,“我提议,由我主导,尝试进行远程追踪。”
它解释道:王大锤的基因序列、独特的生理参数、甚至他个人终端可能残留的微弱信号,都可以作为追踪的“信标”。“导航者”可以利用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分析小行星带海量的探测数据(包括基金会公开数据库和某些可潜入的灰色渠道),寻找与这些信标匹配的异常模式。同时,它可以释放数个超微型、具备一定自主导航和隐匿能力的探测器,潜入小行星带进行区域性撒网式搜索。
“这将占用我绝大部分运算资源,” “导航者”承认,“木星任务的深度探测和‘风之眼’计划的实时控制,将无法同时进行,需要延迟或简化。但这是目前风险收益比最高的方案。既能继续主要任务,又能最大可能地寻找王工程师的下落。”
这个提议,是一个AI基于逻辑和有限情感模拟,所能做出的最大程度的“担当”和“回报”。它没有人类的激烈情感,但它用它的方式,表达了对同伴的重视和对使命的坚持。
南曦看着“导航者”那稳定的光团,又看了看屏幕上王大锤那微弱的生命信号,最终做出了决定。
“批准‘导航者’的提议。优先保障木星基础环境扫描和自身安全。营救追踪任务,由你全权负责,定期汇报进展。”
“顾渊,赵先生,我们继续执行‘捕风’计划。我们要在木星这里,拿到足够分量的成果,这不仅是为了任务,也是为了给大锤……争取时间和筹码!”
希望虽然渺茫,但并未完全熄灭。王大锤被俘,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困境,但也意外地促成了人类与AI之间更深层次的信任与协作。
“启明星”号的航程,在血与泪的洗礼后,变得更加坚定而复杂。他们既要探索木星的奥秘,又要与时间赛跑,从虎口中拯救自己的同伴。前方的道路,布满了荆棘与未知,但他们已别无选择,只能负重前行。
喜欢神话物理局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神话物理局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