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渊的脑海中仿佛炸开了一场精神上的海啸!他“感觉”到无数的能量——风能的尖啸、波浪的粉碎性力量、气压的剧烈落差——以前所未有的协同性,聚焦到了他意识触角所在的区域,仿佛整个北大西洋的“力量”都被调动起来,要将他这个不速之客彻底碾碎!
“警告!检测到目标区域能量活动急剧飙升!关联性系数突破阈值!这不是自然风暴!这是……定向响应!”王大锤看着屏幕上疯狂跳动的数据,失声惊呼。
几乎在同一时间,“启明星”号搭载的、用于接收地球气象数据的终端,收到了来自全球监测网络的紧急警报——北大西洋上空一个原本普通的气旋,正在以违反所有预测模型的速度急剧增强,迅速演变为一个超级风暴,并且其移动路径呈现出极其罕见的、微小的、但明确指向性(针对虚拟的探测源)的调整!
仿佛整个海洋,都在朝着顾渊那无形的意识触角,挥出了愤怒的拳头!
“断开!顾渊!立刻断开链接!”南曦厉声命令,心脏几乎跳出胸腔。
顾渊在指挥舱内发出一声痛苦的闷哼,猛地切断了连接,整个人从座椅上弹起,然后重重地瘫软下去,鼻血瞬间涌出,意识感应器的多个传感器因过载而冒出了细微的电火花。
四、 风暴的余波与深刻的教训
链接断开了,但风暴并未停止。那个被异常催生出来的超级风暴,依旧在北大西洋上肆虐,给航运和沿岸地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它仿佛是一个被激怒的巨兽,即使挑衅者已经消失,余怒仍未平息。
医疗舱内,顾渊的情况比上次要严重得多。他不仅精神透支,大脑似乎还受到了某种类似“冲击伤”的影响,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王大锤和赵先生忙着检查感应器的损伤,脸色都无比凝重。
“我们……我们打扰它了。”顾渊在镇静剂生效前,虚弱地吐出几个字,“它……不喜欢……被窥探……核心……”
南曦站在舷窗前,望着远方木星的方向,心中充满了后怕与深刻的反思。
这次“海洋的愤怒”,给了他们几个至关重要的教训:
1. 意识的防御性与边界感: “盖亚”或其子系统意识,并非被动接受探测的客体。它们拥有强大的自我保护机制(免疫反应)。对于可能威胁其稳定或核心进程的窥探,会做出剧烈甚至暴力的回应。这远非“苏”那种温和的交流可比。
2. 意识与物理力量的深度融合: “海洋意识”直接调动和强化了物理风暴来作为反击手段,这清晰地表明,行星级意识与其物质载体和能量过程的联系是极其紧密且具有能动性的。意识可以影响物质和能量,至少在星球尺度上是如此。
3. 探测的风险与伦理: 对高等意识场的探测,绝非毫无风险的实验室操作。它可能引发不可控的、现实世界的灾难性后果。未来任何类似的探测,都必须建立在极度尊重和谨慎的基础上,绝不能贸然深入其敏感或核心区域。
4. “盖亚”的复杂性与潜在“情绪”: 这次经历表明,“盖亚”并非一个永远温和、平衡的“母亲”。它可能拥有更加复杂、甚至更加“黑暗”的一面——那些维持系统稳定所必需的、对个体或局部而言显得残酷的调节机制(如风暴、冰期),或许就是其某种“意志”的体现。它可能远非人类所能简单定义和理解。
“森林的梦境”展示了“盖亚”沉静、生长的一面;“海洋的愤怒”则赤裸裸地展现了其强大、不容侵犯的防御性和潜在的狂暴力量。
他们验证了“盖亚假说”的另一个侧面,但代价是惨重的。他们不仅损失了宝贵的设备,让顾渊再次受创,更在无意中在地球上引发了一场可能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自然灾害。
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混合着敬畏与恐惧的新认知,“启明星”号团队不得不暂时中止对地球的远程探测。他们将目光和剩余的资源,全部投向了眼前这颗巨大的行星——木星。
与木星那未知的、可能更加混沌和强大的意识相比,地球“盖亚”的愤怒,或许只是一个预演。他们必须从这两次经验中汲取足够的教训,才能以更谦卑、更谨慎的姿态,去面对下一个,也可能是最危险的一个意识谜团。
木星,就在那里沉默地旋转着,它的 whispers 隐藏在狂暴的辐射和磁场之后,等待着他们的解读,也考验着他们的智慧与生存能力。
喜欢神话物理局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神话物理局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