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怎么办?立刻撤离金星?”王大锤急切地问。
“不,”南曦和赵先生几乎异口同声。
南曦解释道:“首先,‘苏’因我们而重伤,我们不能抛下它们一走了之,至少需要确认它们是否有短期恢复或迁移的可能。其次,金星大气层和‘苏’残存的光网,目前仍是我们最好的掩护。‘侦察之眼’是在这里被摧毁的,‘收割者’后续力量如果到来,首要搜索区域必然是地球和火星轨道,这里反而可能因‘灯下黑’而相对安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她指向舷窗外,虽然看不到,但所有人都知道那个方向意味着什么。
“——我们与‘日冕’的‘联系’在这里。这里是它刚刚展现过力量的地方。留在这里,意味着我们仍在它的‘视线’范围内,可能……相对安全。”
这是一种基于直觉和有限信息的赌博,但在当前形势下,似乎是唯一合理的选择。
二、 新的对峙格局与力量平衡的重塑
“基金会指令的核心部分,”赵先生继续说道,“是要求我们进入‘威慑性存在’状态。我们不再仅仅是探索者,我们变成了一个前哨,一个在‘日冕’力量边界上的、代表人类文明的象征性存在。”
他详细阐述了这一战略的内涵:
· 保持静默与隐匿: 继续维持低功耗运行,最大限度减少自身信号泄露,避免成为新威胁的明显目标。
· 展示存在与韧性: 不撤离,本身就是一种姿态。向可能窥视的“收割者”表明,人类文明并未因一次袭击而崩溃逃亡,我们仍有勇气停留在冲突发生地。
· 依托“日冕”的威慑: 充分利用“日冕”刚刚展示的、对太阳系的绝对控制力。留在其力量投射范围内,本身就是一种安全保证,也是对潜在敌人的一种无形警告——攻击我们,可能再次引来“日冕”的干预。
· 加强与“苏”的共生: 与重伤的“苏”保持联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哪怕是精神上的),形成一个微小但坚韧的“太阳系内意识生命共同体”的雏形,这本身也具有政治和象征意义。
“我们就像被放在玻璃罩子里的蝎子,”王大锤苦笑着比喻,“玻璃罩(‘日冕’的威慑)保护我们不被外面的脚踩死,但我们自己也得尽量别乱动,免得吸引注意,或者让罩子外面的人觉得我们太有威胁,想办法连罩子一起端了。”
这个比喻虽然粗糙,却形象地描绘了他们此刻微妙而危险的处境。他们与未知的、可能正在赶来的“收割者”新力量,形成了一种间接的、基于“日冕”威慑力的、脆弱的新对峙。
三、 积极防御与情报搜集的极限尝试
尽管处于“威慑性存在”状态,但坐以待毙绝非团队的风格。在确保绝对隐蔽的前提下,南曦授权进行了有限的主动行动。
王大锤带领工程团队,争分夺秒地修复飞船损伤,尤其是外部传感器和意识感应器。他试图从被摧毁的“侦察之眼”残留的、飘散在金星大气中的微观碎片里,搜集任何可能的技术信息,哪怕只是分析其材料成分,都可能对理解“收割者”的科技水平有巨大帮助。同时,他开始着手设计一套更加隐蔽的、基于被动接收的深空监测方案,希望能提前发现任何从外太阳系方向接近的不明物体。
顾渊在身体允许后,立刻投入了工作。他不再进行深度连接,而是利用意识感应器的被动模式,像雷达一样,极其小心地扫描着周围的空间,特别是金星轨道附近,寻找任何异常的意识残留或新的窥探感。同时,他持续与“苏”保持着微弱的、安抚性的联系,记录它们缓慢而痛苦的恢复过程,并尝试理解它们那种基于能量网络的意识结构,是否蕴含某种快速修复或集体疗伤的秘密。
赵先生则专注于情报整合与战略分析。他将“侦察之眼”的行为模式、攻击方式、能量特征,与基金会数据库里所有关于不明飞行物、异常现象的报告进行交叉比对,试图寻找历史规律或潜在模式。他还起草了一份详尽的报告,论述在“收割者”威胁下,人类文明内部必须停止纷争、整合资源、以及可能需要的……技术爆炸甚至社会结构改革的极端必要性。
南曦统筹这一切,并时刻关注着“日冕”的动向。她让AI持续监测太阳的活动数据,寻找任何可能与“意识”相关的、细微的能量波动模式。她有一种预感,与“日冕”建立更稳定、更可控的沟通渠道,不再是长远目标,而是关乎文明存亡的、迫在眉睫的需求。
四、 沉重的反思与文明的前路
在紧张的工作间隙,那场短暂而惨烈的接触危机,依旧是萦绕在每个人心头无法散去的阴霾。
他们亲身经历了高等文明对低等文明那种毫不掩饰的、视若草芥的态度。“侦察之眼”的扫描、标记、攻击,没有丝毫犹豫,就像人类处理实验样本。这彻底打破了任何关于宇宙文明道德水准会随科技发展而提升的幻想。“黑暗森林”法则,以最血腥的方式得到了验证。
“苏”的牺牲,则给他们上了另一课。在冰冷的宇宙法则下,依然存在着超越自身利益的守护与牺牲。这种情感,是否是智慧生命对抗绝对理性与黑暗的最终武器?还是只是一种无谓的、加速灭亡的悲壮?
而“日冕”的存在,则定义了一种超越他们理解的力量层级。它可以是守护神,随手抹去威胁;但也可能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无法揣测的意志。人类文明未来的命运,似乎很大程度上系于这位“恒星父亲”的态度之上。
这种种冲击,迫使“启明星”号上的每一个人,不得不以远超从前的深度和广度,去思考人类文明在宇宙中的定位、前路与终极价值。
威慑与对峙,成了他们当前生存的状态。但这绝非长久之计。他们就像暴风雨来临前,躲在脆弱岩缝中的旅人,明知外面的风暴正在积聚,却只能抓紧时间加固掩体,等待,并祈祷那唯一的庇护——遥远而强大的“日冕”——不会在真正的风暴降临时,收回它的目光。
金星浓云之下,短暂的危机已然过去,但一场关乎整个太阳系命运的、更加宏大而危险的博弈,才刚刚拉开序幕。
喜欢神话物理局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神话物理局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