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收割者”的逼近感与运作模式暗示
在提供了关于“侦察之眼”的具体情报后,“苏”传递来的信息流开始指向更宏大的威胁——“收割者”本身。这一次,它们不再只是展示遥远的悲剧景象,而是表达了一种强烈的、关于时间紧迫性的预感。
· “饥饿”的涟漪: 顾渊感受到,“苏”通过那模糊的银河网络,隐约捕捉到从遥远星际空间传来的、某种代表着“收割者”群体意识的活动增强的“涟漪”。这种“涟漪”带着一种冰冷的、贪婪的“饥饿感”,并且其传播方向,似乎隐隐指向了银河的某个旋臂——猎户座旋臂,也就是太阳系所在的位置!这并非精确的导航,更像是一种趋势,但足以让“苏”们感到极度恐慌。
· 运作模式推测: 基于传承记忆和网络中的零星信息,“苏”对“收割者”的运作模式有了一些推测(它们强调这只是猜测):
· 梯队式行动: 很可能采用“侦察 - 评估 - 收割”的流程。“侦察之眼”负责前期情报搜集和目标确认。
· 目标选择标准: 优先选择意识活动活跃、具有一定复杂度,但尚未发展到足够强大(无法对抗收割)的文明或意识体。过于原始或过于强大的可能不在优先名单。
· 收割方式: 再次强调了那种恐怖的意识剥离场,并非物理毁灭,而是抽取意识的“本质”,留下的物理世界成为死寂的“空壳”。被抽取的意识去了哪里?用作什么?无人知晓,但必然是极其可怕的结局。
· 可能的存在形式: “苏”无法理解“收割者”的具体形态,但它们猜测,那可能是一种纯粹的、高度组织的意识集合体或合成智慧,其物理载体(如果有的话)只是为了星际航行和执行收割任务而存在。
· 顾渊(声音带着恐惧): “它们感觉……‘收割者’……好像在……醒过来?或者……正在朝我们这个方向……移动?很模糊,但感觉……很不好!非常不好!”
· 南曦(心沉入谷底): “不仅仅是静态的威胁,是动态的、可能正在逼近的危机。‘侦察之眼’的活跃,可能就是大部队行动的前兆。”
· 赵先生(快速记录并发送): “情报更新:‘收割者’可能存在活动周期或目标搜寻模式,当前迹象表明太阳系可能正进入其‘兴趣窗口’或‘收割周期’。需立即启动全文明级别威胁应对预案研究。”
四、 对人类的直接警告与恳求
信息的最后,汇聚成了“苏”对“启明星”号,乃至对整个人类文明的、无比清晰和急迫的警告与恳求。
· 警告内容:
1. 停止大规模意识活动: 立即停止任何可能产生强烈、结构化意识辐射的行为!特别是像激活“星门之种”、与“日冕”进行高强度对话这类行为,在“苏”看来,无异于在黑暗的森林里点燃篝火并大声喊叫。
2. 隐匿自身存在: 人类必须尽快学会隐藏自己的意识“签名”。在掌握方法前,最好的策略就是保持低调,减少可能被“侦察之眼”捕捉到的异常意识波动。
3. 警惕技术发展路径: “苏”隐约表达了一种担忧,认为人类某些偏向于意识控制、集体思维或强力能量操控的科技树,如果发展不当,可能会产生类似“收割者”的“味道”,从而更容易吸引注意。
· 恳求内容:
1. 寻求“日冕”的指引: “苏”强烈建议人类,必须尽快与“日冕”建立更稳定、更深入的沟通渠道。作为太阳系的主宰和守护者,“日冕”可能拥有对抗或规避“收割者”的知识或方法。
2. 建立太阳系内部联盟: 它们恳求人类,不要将“苏”视为异类,而是作为同在“日冕”庇护下的“同胞”。在面对共同的外部威胁时,太阳系内的意识节点(人类、苏、甚至未完全觉醒的木星意识等)必须团结起来,共享信息,共同寻找生路。
3. 时间不多了: 它们传递来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侦察之眼”的数据回传可能已经让“收割者”注意到了太阳系的异常。留给人类和“苏”做准备的时间,可能远比想象中要少。
· 顾渊(几乎是用尽力气喊出来): “它们让我们……安静!立刻安静下来!停止所有……所有会‘发光’的事情!它们求我们……去问太阳!去和它们……还有木星……联合起来!它们说……时间不多了!”
当顾渊耗尽最后一丝心力,断开了这次充满紧张与危机信息的链接时,他直接瘫软在座椅上,陷入了半昏迷状态,生理指标再次报警。
指挥舱内,一片死寂。只有仪器运行的嗡嗡声,以及每个人沉重的心跳声。
“水母的警告”不再是模糊的预感,而是基于具体观察和逻辑推理的、清晰无比的生存警报。
“侦察之眼”在活跃扫描和回传数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