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也知道,这是目前能想到的、最直接的手段。远程观测已经遇到了瓶颈。
“基金会那边不会轻易批准这个预算和资源,”南曦指出现实问题,“而且,发射窗口、运载火箭、深空轨道注入……每一项都是巨大的挑战。”
“我已经计算过了,”王大锤显然早有准备,调出了一系列轨道动力学模拟和资源清单,“利用我们在稳定‘星门之种’过程中积累的高强度材料技术和能量引导经验,制造这些探测器是可行的。我们可以调用‘熵减基金会’在近地轨道和小行星带的部分工业设施进行模块化生产。发射可以利用下一次重型载荷前往外太阳系的窗口,搭乘便车,到达木星转移轨道后自主分离。时间紧迫,但并非不可能。”
他的准备如此充分,显然在提出这个想法之前,就已经下定了决心。
“我们需要一个更具说服力的理由,不仅仅是科学好奇,”顾渊沉吟道,“如果我们将它定位为一次对潜在星际邻居的‘主动接触尝试’,而不仅仅是‘探测’,或许能争取到更多的支持。强调我们是在尝试理解,而非挑衅。”
南曦权衡着。王大锤的计划是冒险,但也是突破。它代表了人类从被动接收到主动探索的关键一步,尽管这一步迈得如此艰难,代价可能如此高昂。
“完善你的方案,大锤,”她最终做出了决定,声音清晰而有力,“准备好所有的技术细节、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我会负责向‘熵减基金会’最高委员会提交申请,并争取资源。顾渊,你协助准备相关的接触伦理和潜在文化(如果存在文化的话)冲击的分析报告。”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甲板,望向地球方向,望向那隐藏在幕后的、掌握着庞大资源的组织。
“我们将这个计划,命名为‘捕风’。”南曦一字一句地说,“捕捉那来自木星之耳的 whispers,捕捉那可能存在于太阳风中的意识之流。这是我们迈向星辰意识网络的第一步,无论前方是理解,还是……风暴。”
命令下达,引擎启动。王大锤的眼中重新燃起斗志,他关闭通讯,再次投入到他那些注定要奔赴毁灭的“风之眼”探测器的精雕细琢之中。
在深邃的海底,人类最顶尖的头脑们,开始为他们渺小而又伟大的“捕风”计划,押上所有的智慧、资源和勇气。只为了在那片狂暴的等离子海洋中,求证一个关于宇宙生命的、石破天惊的假说。
喜欢神话物理局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神话物理局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