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不需要直接‘证明’,”南曦若有所思,“或许,我们可以尝试……再次沟通。就像我们尝试与‘星门之种’共鸣一样。”
她指向木星的方向:“如果它是一个意识体,哪怕形式和尺度与我们天差地别,它也可能对特定的、结构化的信息产生反应。我们之前向‘星门之种’发送过由数学质数序列和‘原初振动’组成的信号。我们可以尝试向木星磁层的信号源,发送类似的,或者更具针对性的‘问候’。”
这是一个更大胆的计划。与深海那个相对封闭环境中的意识体沟通是一回事,向一个行星尺度的、能量等级未知的潜在意识体主动发送信号,则是另一回事。后果难以预料。
“风险评估?”王大锤习惯性地问。
“未知,”南曦坦诚道,“可能毫无反应,可能得到回应,也可能……引发我们无法理解的后果。但科学探索总是伴随着风险。而且,如果我们假设它是一个‘意识’,那么最基本的尊重,或许就是尝试对话,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一个研究对象来解剖。”
顾渊表示同意:“我们可以从极其温和、功率很低的信号开始。内容可以包含基础的数学常数、物理公式,以及我们从‘星门之种’那里学到的一些简单的‘概念体’结构。这就像在黑暗的森林里,用对方可能理解的音节,轻轻地说一声‘你好’。”
团队再次达成了共识。在无尽的未知面前,谨慎的冒险是唯一的路径。
“等离子生命假说”被正式提出,并记录在案。它不再仅仅是顾渊的大胆猜想,而是成为了指导团队下一步行动的工作理论。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们精心设计了一套发送给木星“等离子生命体”的信号。它融合了纯粹数学的美、基础物理的真理,以及一丝从深海邻居那里感知到的、关于“存在”的共鸣。
信号发送的那一刻,没有盛大的仪式。只有南曦在控制台前按下确认键的轻微点击声。一道承载着人类文明最初问候的、微弱的电磁波,穿越数亿公里的虚空,射向那颗巨大的气态行星,射向那隐藏在狂暴磁层中的、可能的“星尘之子”。
信号已经发出。剩下的,只有等待。等待木星,或者栖息于木星的那个浩瀚意识,是否会回应这来自渺小蓝色星球的一声低语。
“深渊之心”内部,一种新的期待与不安交织弥漫。他们不仅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现在,他们正朝着盒中最深邃的黑暗,轻声发问。
喜欢神话物理局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神话物理局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