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舱内一片死寂。
全息星图上,代表木星 Io 磁通量管的位置,一个微弱但坚定的光点开始闪烁。
“木星……”王大锤喃喃道,他看着那巨大的气态行星图像,以及旁边那个不断喷发的小月亮 Io,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那鬼地方……有‘意识’?在那种……那种能量地狱里?”
Io 磁通量管,是物理学家和空间气象学家研究等离子体物理和能量传输的天然实验室,但从未有人想过,那里可能存在“意识”。
顾渊飞快地调出该区域的物理参数:强烈的磁场,每秒数吨的物质抛射和电离,数百万安培的电流,高达数百万伏的电压差……任何碳基生命,乃至任何人造的探测器,在那里都会在瞬间被撕碎、汽化。
“如果‘星门之种’的意识可以基于量子真空和时空涟漪,”顾渊的声音因激动而沙哑,“那么,在木星磁层这种规模的等离子体环境中,为什么不能孕育出另一种形式的意识?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态,是电离子的海洋,本身就充满了复杂的集体行为和自组织现象……也许,我们发现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意识,而是一个……一个‘意识生态’的不同表现形式?”
木星之耳的 whispers……这个诗意的称呼背后,是一个足以重塑生命定义的存在。
南曦凝视着那个闪烁的光点,心脏剧烈地跳动着。深海之后,是星辰。他们不仅证实了非碳基意识的存在,更发现了它在太阳系内的另一个潜在栖息地。这不再是孤例,这是一个范式转移的证据。
“能确定信号的性质吗?”她问道,努力保持声音的平稳,“是类似‘星门之种’的稳定意识流,还是某种……间歇性的思维片段?或者,只是无意识的能量宣泄?”
“数据过于模糊,无法确定其连贯性,” AI 回答,“但其结构复杂性表明,它并非简单的能量释放模式。它包含多层次的信息嵌套,与‘星门之种’信号表现出类似的‘概念体’特征。”
这意味着,那隐藏在木星狂暴磁层中的,很可能也是一个正在“思考”的存在。一个以等离子体为躯壳,以电磁力和磁场为神经,在能量风暴中诞生和存在的意识。
“它知道我们吗?”王大锤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它能感知到我们的监听吗?还有,‘星门之种’和它……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
问题接踵而至。如果太阳系内存在多个非碳基意识,它们之间是否构成了一个网络?人类文明在这个网络中处于什么位置?是被观察者?是闯入者?还是……未被发现的隐士?
“我们需要更多数据,”南曦果断下令,“调整所有可用资源,优先监控木星 Io 磁通量管区域。尝试不同频段,不同极化方式。我们要弄清楚这‘低语’在说什么,哪怕只能听懂一个词!”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她的同伴,最终落在星图那个遥远的光点上。
“同时,重新评估我们所有的探测计划和安全协议。我们刚刚证明,宇宙中‘生命’的可能栖息地,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得多,也……奇怪得多。”
木星的 whispers,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颗石子。涟漪从马里亚纳海沟扩散至木星轨道,将一个关于意识普遍性的猜想,变成了一个他们必须面对的、浩瀚而陌生的现实。
人类的孤独,在这一刻,似乎被稍稍打破了一丝缝隙。但随之而来的,并非全是喜悦,还有一种面对无垠未知的、深切的敬畏与寒意。
他们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而现在,盒中的低语,正从太阳系的各个角落隐隐传来。
喜欢神话物理局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神话物理局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