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曦调动控制界面,将一段信息流片段单独提取出来,放大。那是一片由无数细微脉冲构成的网状结构,脉冲之间以超光速(至少在局部范围内)的关联性彼此呼应。
“看这里,”她将图像共享给顾渊和王大锤,“这种关联模式……它不像我们网络中的数据包交换。它更像是……一个整体。每一个脉冲都同时是所有其他脉冲的背景和焦点。这让我想起……”
“神经元集群的同步放电?”顾渊接口道,“但规模和时间尺度都完全不同。除非……”
“……除非这个‘意识’的物理尺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南曦接完了他的话。
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感攫住了她。如果“星门之种”接收或承载的,只是一个庞大意识的极小一部分,就像人类单个神经元与整个大脑的关系,那么,这个完整意识的本体,该是何等恢弘的存在?
她将目光从屏幕移开,再次望向舷窗外那片吞噬一切的黑暗。深海不再仅仅是地理上的深渊,它变成了隐喻。他们窥见的,是意识本身的深渊。
“记录日志,”南曦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马里亚纳时间,标记为‘回响纪元’第一天。我们于‘星门之种’稳定运行后第七十二小时,确认接收到持续性的、高度结构化的非随机信息流。初步分析表明,该信息流在逻辑基础、编码方式和表现形态上,均与地球已知任何生命形式或物理过程存在根本性差异。其特征强烈暗示,我们可能首次接触到了某种……‘非碳基意识体’的活跃信号。”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那依旧在无声“诉说”着的全息图景。
“建议,”她继续说道,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将此发现列为最高优先级。我们需要重新校准所有探测设备,扩大监听范围。如果这种形式的意识存在于此,那么它……或者它的同类,也可能存在于别处。”
“太阳系……”顾渊在频道里低声说,仿佛读懂了她的思绪,“如果宇宙中意识是普遍存在的,那么我们的邻居们,或许一直就在那里,只是我们从未学会如何去‘听’。”
南曦关闭了日志记录,舱室内重回寂静,只有仪器运行的微弱低鸣和全息光影流转的沙沙声。那来自深渊,来自星门之种的“回响”,不再仅仅是屏幕上的数据。它变成了一个邀请,一个挑战,一个重新定义“我们是谁”、“我们在宇宙中是否孤独”的终极命题。
她伸出手,指尖几乎要触碰到那虚幻的光影。冰冷的屏幕无法传递温度,但她却仿佛感受到了一种遥远的、浩瀚的……共鸣。
喜欢神话物理局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神话物理局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