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随口哼唱……”顾渊的声音带着颤抖,“这歌谣……这旋律……它可能根本不是‘音乐’!”
他猛地站起身,在杂乱的工坊里来回踱步,语速飞快:“它是一种传承!一种跨越了无数代人的、口耳相传的……‘记忆载体’!古人或许无法理解信号的物理本质,但他们用这种独特的、易于记忆和传播的旋律,将那种来自星辰的‘节奏’或‘模式’,固化在了他们的文化基因里!”
“多吉老人哼唱的,不是歌词的意义,而是……而是那段宇宙信号本身的结构!他用喉咙,复现了星辰的低语!”
这个推断太过震撼,以至于工坊内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古老的牧羊人歌谣,竟然是解码宇宙信号的钥匙?或者说,是那信号本身留下的、一种针对特定文化群体的、更加“亲民”版本的“说明书”?
南曦立刻行动起来。她不再试图用复杂的数学工具去强攻那声“回响”,而是尝试将那段复杂“回响”信号的波形,与多吉老人歌谣的旋律结构进行类比和映射。
奇迹发生了。
当她把“回响”信号中某些特定的频率变化,对应到歌谣旋律的特定转折和起伏时,一些之前杂乱无章的编码段落,开始呈现出某种……类似于“语法”的结构!就像混乱的字母,被按照某种古老的韵律重新排列,开始显现出单词的雏形!
虽然距离真正破译还有遥远的距离,但一条全新的、意想不到的道路,就在这首看似不起眼的牧羊人歌谣中,豁然展开!
科学最前沿的困境,竟然在一种即将失传的、原始的口头传统中,找到了突破的曙光。昆仑山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震撼的数据和危险的遭遇,更通过一位老牧羊人无意识的吟唱,送来了一把可能打开更深层秘密的、充满文化温度的钥匙。
三角团队站在数据与古老歌谣的交汇点上,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他们追寻的真相,其维度远比纯粹的物理学要广阔和复杂得多。
喜欢神话物理局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神话物理局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