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开始源源不断地传回临时搭建在招待所房间里的“野战分析中心”——那两台加固笔记本电脑。南曦和顾渊紧盯着屏幕,过滤着海量的环境数据,寻找着任何一丝与他们预测模型相符的异常信号。
第一天,除了预期的风声、游客噪音和轻微的地磁扰动,一无所获。
第二天,依旧如此。
王大锤有些焦躁起来,不时检查设备连接,怀疑是不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南曦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预测模型,怀疑是否过于乐观。只有顾渊,依旧保持着惊人的耐心。
“神话频率的显现,如果如此容易被捕捉,也不会被埋没数千年了。”他安慰道,“可能需要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条件组合,甚至……需要一点运气。”
第三天夜晚,他们决定进行一次彻夜的重点监测,目标锁定在恩基祭祀庙遗址的核心区域和巴比伦塔基座的几何中心点。卡西姆团队增派了人手,确保万无一失。
午夜过后,遗址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连风声都似乎停止了。沙漠的寒冷开始渗透。南曦裹紧了防寒服,眼睛因为长时间盯着屏幕而布满血丝。顾渊在一旁闭目养神,但耳朵似乎时刻捕捉着数据分析软件发出的任何细微提示音。王大锤则在几个测量点之间巡视,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就在凌晨三点左右,最寂静、最寒冷的时刻,南曦面前的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代表次声波通道的曲线,突然出现了一个极其细微、但绝对不属于环境噪声的波动!
那是一个频率低于10赫兹的、非常平滑的、振幅缓慢增强的波包!其频率特征,与顾渊模型中描述的、可能与“智慧之水”(恩基神性)相关的低频信息载体,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
“有情况!”南曦压低声音,但难掩激动。
顾渊立刻睁开眼,凑到屏幕前。王大锤也通过加密对讲收到了消息,迅速赶回。
几乎在同一时间,布置在巴比伦塔基座几何中心的声波阵列,也捕捉到了一段极其微弱、但结构清晰的脉冲序列!其脉冲间隔和衰减模式,与顾渊从“通天塔”叙事中推导出的、可能代表“建造序列”或“能量层级”的编码模式,高度吻合!
两种不同类型的异常信号,在相隔不远的不同地点,几乎同时出现!而且,都与他们的预测模型对上了!
更令人震惊的是,放置在测量点附近的一台磁力计,记录到了极其短暂的、纳特斯卡级别的磁场微扰,其变化梯度与次声波信号的增强完美同步!
“共鸣……这是共鸣效应!”顾渊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一种亲眼见证理论被证实的巨大震撼,“这片土地,这些石头……它们还记得!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它们与那个背景的‘神话频率’发生了耦合,将其放大了!”
他们成功了!在美索不达米亚的星空下,在巴比伦的废墟之上,他们首次在野外实地,捕捉到了“神话频率”存在的直接证据!这不仅仅是仪器上的几个信号,这是跨越数千年时光,来自星辰与古老文明的低语,在他们精心设置的“耳朵”里,发出了清晰可辨的回响!
三人围在屏幕前,看着那持续了约十几分钟,然后逐渐减弱、消失的异常信号,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连夜工作的疲惫、连日的焦虑,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
首战告捷!这不仅仅是一次技术上的成功,更是对他们整个研究方向的巨大肯定,是对他们坚持独立探索的最好回报。
然而,就在他们沉浸在初步成功的喜悦中时,负责外围警戒的卡西姆通过对讲系统传来了一条简短的消息:
“注意,一点钟方向,约五百米外沙丘,有不明光源短暂闪烁。非我方人员,非游客。建议提高警惕。”
喜悦瞬间被拉回现实。巴比伦的星空下,除了古老的回响,似乎还有隐藏在现代阴影中的、不请自来的观察者。
他们的探险,才刚刚开始。
喜欢神话物理局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神话物理局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