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锤话音落下,工坊内的气氛瞬间绷紧。空气中弥漫的机油、臭氧和松香味仿佛都浓郁了几分,与那种即将揭开未知面纱的紧张感混合在一起。那台被命名为“神话频率捕捉放大原型机Mark-I”的拼凑装置,在昏暗的光线下静默伫立,青铜反射器泛着幽光,真空管散发出令人安心的橘黄色暖意,中央那块深紫色水晶则在内部星云的缓慢旋转中,透出一种神秘的能量感。
“通电前最后检查。”王大锤收起了之前的戏谑,表情变得如同即将进行火箭发射的工程师般严肃。他快速巡视着装置的各个连接点,手指拂过每一根线缆接口,确认屏蔽完好,焊接牢固。顾渊则再次核对了信号处理中心的参数设置,确保滤波带宽覆盖了南曦计算出的声学谐波范围以及他提供的“神频模板”核心区间。南曦则紧盯着那台魔改示波器的屏幕,准备捕捉任何可能出现的信号踪迹。
“检查完毕。准备通电。”王大锤深吸一口气,走到了工坊墙壁上一个硕大的、布满各种老式闸刀开关和保险丝的电箱前。这个电箱显然也是他改造过的,线路复杂得让人头晕。
他没有直接合上总闸,而是先依次推上了几个标注着“照明”、“伺服动力”、“精密仪器”的副闸刀,最后,才将手放在一个最大的、红色手柄的主闸刀上。
“Mark-I,上电!”他低喝一声,用力推上闸刀。
“嗡——”
一阵低沉而有力的嗡鸣声瞬间充斥了整个工坊,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被唤醒。装置中央那块深紫色水晶内部的星云旋转骤然加速,散发出更加明亮的、如同呼吸般脉动的光芒。真空管放大器模块稳定地亮着,魔改示波器的屏幕闪烁了几下,稳定下来,显示出 baseline 的噪声电平。连接在装置各处的几个小功率电机和散热风扇也开始发出细微的声响。
整个装置“活”了过来,散发出一种混合了机械力量与未知能量的独特气息。
“系统自检正常!各模块供电稳定!”王大锤大声报告,目光紧盯着几个自制的电压和电流表头,“现在开始背景噪声采样,建立基准!”
接下来的几分钟,三人屏息凝神,记录着没有任何信号输入时,装置本身的噪声特征。示波器屏幕上是一条相对平稳、但依旧充满随机涨落的曲线,频谱分析仪上则显示着工坊内各种设备运行产生的、分布广泛的低频嗡嗡声和高频杂散信号。
“基准建立完成。”南曦确认道,她的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发紧,“现在……我们该怎么‘捕捉’信号?它是在21厘米波段的电磁信号,我们这套装置主要针对声波……”
“问得好!”王大锤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就是咱们‘野路子’的核心了!我们不去直接捕捉那个21厘米波,我们假设——或者说我们赌——那个‘神话频率’信息包,在传递过程中,会与地球的局部环境,比如地磁场、重力场、甚至是空间结构本身,发生极其微弱的相互作用,从而在声波频段,特别是次声和极低频区域,产生某种‘应力’或者‘扰动’!”
他指着那两个青铜抛物面反射器和后面的黄铜水晶共鸣器:“这套玩意儿,敏感的不是空气振动,而是更基础的‘场振动’。反射器负责聚焦和初步增强这种‘场扰动’,共鸣器则尝试与特定的‘神话频率’模式发生共振,进一步放大效应,最后由麦克风阵列将这种被放大的‘场-声转换’信号捕捉下来!”
这个解释听起来依然有些玄乎,但结合顾渊的神话物理学框架,却又形成了一种自洽的逻辑。他们不是在重复南曦的射电观测,而是在开辟一个全新的、间接的探测通道。
“那么,我等等待?”顾渊问道,目光扫过工坊四周,仿佛在寻找那个无形信号的踪迹。
“等?那多没劲!”王大锤咧嘴一笑,露出了他标志性的、充满挑战意味的笑容,“咱们得主动一点!给它加点‘料’!”
他快步走到工坊的一个角落,那里放着一套看起来相当专业的音响设备,但功放和音箱都经过了明显的改装,外壳敞开,露出里面粗壮的线圈和巨大的电容。
“这是我以前玩大功率声波实验用的‘大炮’,”他拍了拍其中一个足有半人高的低音炮,“虽然主要针对声波,但它在工作时,尤其是爆发低频时,会对周围的电磁场和空间压力产生短暂的、强烈的扰动。我们可以用它来……‘敲击’一下局部时空,看看能不能让那个隐藏的‘神话频率’像被敲响的音叉一样,产生更明显的‘嗡鸣’!”
这个想法大胆得近乎疯狂!用物理手段去“刺激”可能存在的、隐藏的信息场!
顾渊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评估这个方案的风险和合理性。南曦则感到心脏怦怦直跳,这完全超出了传统实验的范畴。
“会不会……太冒险了?我们不知道这会引发什么后果。”南曦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