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锤,这位是南曦博士,阿里天文台的研究员。”顾渊介绍道,语气带着一种老友间的熟稔,“南曦,这就是王大锤。”
“王工,你好。”南曦点头致意,正准备从包里拿出平板电脑。
“别叫王工,听着生分,叫大锤就行!”王大锤大手一挥,几步就跨到南曦面前,目光灼灼地盯着她的包,“数据带来了吗?顾老哥在短信里说得神乎其神,说什么‘突破性实证’,关乎‘那个方向’!我可告诉你,我被他用‘那个方向’忽悠了好几次了,最后不是数据量不够就是信号太脏,屁都分析不出来!这次要是再糊弄我,我可就把你们连人带数据一起扔出去了!”
他说话又快又直,带着一种技术人特有的、对结果而非过程的执着。
顾渊在一旁无奈地摇了摇头,但没说什么,显然早已习惯。
南曦不再犹豫,迅速拿出平板电脑,调出了那份最核心的、信号与恩基符号对比的图表,递了过去。
王大锤接过平板,原本漫不经心的表情,在目光接触到屏幕的瞬间,骤然凝固。
他脸上的急切和戏谑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如同精密仪器扫描般的专注。他的眉头紧紧锁起,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操作,放大图像的细节,查看波形的频谱分析,目光在那三维模型和泥板符号之间来回移动。
工坊里一时间只剩下各种设备运行的背景音,以及王大锤逐渐变得粗重的呼吸声。
他看了足足五分钟,一言不发。然后,他猛地抬起头,看向顾渊,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老顾……这……这玩意儿你从哪儿弄来的?这波形结构……这他妈不是自然形成的!还有这个变换……苏美尔螺旋?你怎么想到的?这吻合度……见鬼了!”
他的语气不再是质疑,而是带着一种发现宝藏般的震惊和兴奋。
“不是我弄来的,是南曦博士捕捉到的。”顾渊平静地回答,“全球同步,持续存在,排除了所有已知干扰。而且,与她数据库里跨文化的古老符号,在核心结构上存在大量相似关联。”
王大锤的目光立刻又转向南曦,眼神变得完全不同,充满了审视,但更多的是浓厚的兴趣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尊重:“你捕获的?用什么设备?后端处理流程是怎样的?信噪比提升用了什么算法?”
他一连串抛出极其专业的技术问题。
南曦早有准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阿里天文台的设备参数,以及她为了验证信号真实性所采用的一系列复杂的信号处理和抗干扰算法。
王大锤一边听,一边不时地点头,或者打断她,追问某个技术细节。他的问题都切中要害,显示出他在信号处理和电子工程领域极其深厚的功底。
听完南曦的介绍,王大锤摸着下巴,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他来回踱了几步,脚下踢到一个废弃的齿轮,发出哐当一声,他也毫不在意。
“全球同步……结构稳定……与古老符号数学同构……”他喃喃自语,眼神越来越亮,“妈的……这要是真的,那可就不是什么普通的宇宙信号了……这玩意儿……像是个‘标签’,或者……某种‘校准信号’?”
他的用词再次让南曦心中一动。“校准信号”,这与她和顾渊猜测的“宇宙通用语碎片”或“标准化编码”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需要验证。”顾渊适时地开口,说出了此行的核心目的,“光有数据和相关性不够。我们需要设计实验,看看能否捕捉、放大,甚至与这种‘神话频率’互动,观察其是否能在现实世界中产生可重复的物理效应。”
王大锤猛地停下脚步,看向顾渊,又看看南曦,脸上露出了一个混合着挑战和兴奋的笑容:“所以,你们是来找我当‘技术神棍’的?想让我给你们造个能捕捉‘神音’的玩意儿?”
“是设计严谨的科学实验装置,大锤。”顾渊纠正道,语气严肃。
“一个意思!”王大锤不以为然地摆摆手,眼神却在发亮,“听着就带劲!比给那些大公司调试无聊的流水线机器人有意思多了!验证神话频率的物理效应?哈哈哈!这活儿我接了!”
他答应得如此爽快,反而让南曦有些意外。
“你不担心……这可能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或者,最终证明什么都没有?”南曦忍不住问道。
王大锤嗤笑一声,指了指周围那些奇形怪状的装置:“看到没?这里一半的东西,造出来之前我都不知道它们到底能不能 work。搞技术的,怕的不是失败,是没挑战!再说了——”
他收起笑容,表情变得认真了一些,目光扫过顾渊和南曦:“老顾在这条路上钻了二十年,我虽然经常吐槽他,但他的判断力和严谨性,我心里有数。他能这么郑重其事地把你带来,还用了‘突破性实证’这个词,说明这次不一样。而且,南曦博士,你带来的数据,本身就说服力够强。光是那个波形和符号的吻合,就值回票价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