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哎呀没事,旁边也没人,现在这个时间,估计也不会安排别人了。
您坐这边,你们就坐这儿吧。”
看着两个像蒙着头的少女,又想起儿子说过这一排是主演家属的位置,张晴便没有再坚持换座。
本来能来的家属就不多,这一排还有空位,靠边一些位置都没人坐。
正好,张晴和老孙坐在3号和4号。
“谢谢阿姨。”
两位少女回头看到后面几排已经坐满,不好意思地向张晴道谢,只好重新坐下。
“客气什么呀,这排都是家属座,你们是哪家的孩子?”
张晴虽然在京城生活了近二十年,但东北人的热情本色还在。
看两个女孩年纪,她心想可能是张团长或邓姐家的亲戚。
张晴旁边的女孩没说话,另一边的女孩倒是大方地回答:
“阿姨,我们是导演的朋友。”
“哎呦,你们是我儿子孙祺的朋友!”
一听是儿子的朋友,张晴眼睛一亮,露出惊喜,不自觉地用看未来儿媳的目光打量起身边的两个女孩。
嗯,都很年轻。
虽然戴着口罩看不清长相,但看眉眼、身形,肯定没错,个个都是**胚子。
尤其是坐在她旁边的,别的不说,单看骨相就是难得一见的好模样。
张晴毕竟是专业舞蹈演员,看人这方面非常在行。
只是这孩子,好像有点紧张?是不是我看错了,她好像在发抖?
这两个坐错位置的少女,正是刘一非和苏畅。
她们事先不知道影迷区还分座位号,见这排人少就坐下了,没想到竟是家属专座。
而刘一非听到张晴说自己是孙祺的母亲时,
整个人瞬间僵住了。
---
脑子里“嗡”的一声,仿佛有什么东西突然断了。
糟了……这下真是撞上了!
她整个人都愣住了,脑子一片空白,身体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心跳毫无征兆地加快,血液涌上脸颊,很快整张脸就红透了,额头也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在灯光下,那汗珠亮晶晶的,竟透出一丝特别的光彩。
“哎呦,这影院这么大,空调却一点都不管用,闷得人难受。
闺女,要不把口罩摘了吧,看你热得冒汗了。”
张晴察觉到刘一非的异样,以为她是被闷坏了,心里一软,便好心劝了一句。
刘一非听话得像只温顺的小猫,轻轻“嗯”了一声,顺从地摘下了口罩。
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何如此顺从,只是本能地害怕,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
当刘一非摘下口罩的刹那,舞台上的主持人宣布电影正式开始,放映厅的灯光瞬间熄灭。
可就在灯光熄灭前的那一瞬间,张晴还是看清了她的侧脸,作为女人,她不禁暗暗惊讶。
这是哪家的姑娘?长得也太漂亮了。
如果她能有这样的女儿,哪怕少活十年也愿意。
张晴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跟着家里那个喜欢附庸风雅的男人过了大半辈子,耳濡目染,也学了几句文绉绉的话。
该怎么形容呢?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她还想多看几眼,但灯光已经全暗,大屏幕上电影已经开始播放。
再说,毕竟是第一次见面,就算同样是女人,也不好一直盯着人家小姑娘看,于是她收回目光,专心看电影。
张晴移开视线,而刘一非却丝毫没有放松。
她身体紧绷着,过了许久才稍微缓过神来。
电影开头放了什么,她完全没看进去。
直到孙祺出现在画面中,她才慢慢把注意力转向银幕。
刘一非知道孙祺在片中的角色。
画面一亮,她立刻认了出来。
两个戴着头盔的年轻人骑着一辆摩托车,一身悍匪打扮。
其中一个点起一根烟,狠狠吸了一口,随手一扬,将半截烟递给了旁边的同伴。
本以为同伴也是个狠角色,没想到帅不过三秒——这位同伴竟然隔着头盔就抽了起来,好一会儿才发现根本抽不着。
场面十分滑稽。
电影院里响起一阵轻笑。
影片的喜剧效果第一次展现出来。
在这段镜头中,孙祺埋下了一个伏笔——从劫匪的视角看去,画面中是一家银行,而旁边的手机店却很少被人注意。
这显然是有意设计的,目的是让观众误以为两人要抢劫银行,而实际上他们的目标却是那家手机店。
等到后续剧情揭晓时,与两人凶悍登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杆寒气森森的枪,营造出强烈的戏剧反差,让观众忍俊不禁。
当然,并非没人注意到这个细节。
几位专业影评人便留意到了这一点。
在全景画面中,两名劫匪所站的位置与银行略有偏差,却正好对准了手机店。
张利迅速在笔记本上记下这一笔。
自年初被主编临时安排参加电影《那些年》的首映礼以来,张利原本只打算走个过场、应付差事,却没想到影片的实际效果让他大为惊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