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组按照他的要求,在宽甸搭建了一条街景,用来拍巷战。
但天气不作美,宽甸一直没下雪。
虽然偶尔飘了点雪,但远远达不到他想要的厚厚积雪效果。
剧组白白等了三天,拍摄毫无进展。
三百多人的团队每天消耗巨大,资金如流水般流失。
孙祺原以为冯小刚会安排造雪机,没想到有人出了个馊主意——用化肥代替雪。
剧组运来了四吨化肥铺在片场,冒充雪地。
冯导对这部电影寄予厚望,每个细节都追求完美,演员试戏走位时还需要不断撒“雪”。
几天后化肥用完了,又追加了十吨。
这可是化学制品,不仅气味刺鼻,还有毒,对身体危害极大。
拍摄时,演员们倒在“雪地”里匍匐前进,扬起的“雪花”也被吸入肺中。
结果全组群众演员集体出现腹泻呕吐,甚至有人昏迷送医。
孙祺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工作方式。
这不是矫情,明明可以避免的危险,为何非要拿性命冒险?演员和群演难道就不是人,可以随意糟蹋吗?
而且前后用了近十五吨化肥,若稍微增加一点采购费用,就足够租几台造雪机了。
这类设备在东北很常见,滑雪场都在用,租一年加上押金还不到十万元。
孙祺下定决心,以后自己组建剧组,绝不在演员健康上省钱,做人总要守住底线。
当天,孙祺心神不宁,只等冯小刚赶他走。
但奇怪的是,他在剧组又等了两天,始终没有动静。
他甚至怀疑华艺是在耍他。
其实,是冯小刚拦住了马涛,完全是看在老友张果立的面子上。
后来华艺总经理王忠磊亲自打电话给冯导,他才同意换人,想必也是给老友一个交代。
这天,王宝强来找孙祺,说导演找他。
当他来到导演办公室时,正巧看到陈述红着眼睛从里面出来。
这位影片女主角在剧中饰演孙祺的妻子。
虽然两人没有对手戏,但为了培养角色之间的感情,经常一起对戏,渐渐建立了友谊。
陈述属于大器晚成的演员,今年刚满三十,那份妩媚优雅的气质已经初现。
“述姐,你怎么了?”
低着头的陈述听到声音,转过身,悄悄用手背擦了擦眼角,才转身微笑:“小祺,没事,冯导找我谈拍摄的事。”
见她不愿多说,孙祺也没再追问。
“那我先进去了。”
“好,快去吧。”
进屋后,孙祺虽已预料到接下来的事情,仍礼貌地问:“冯导,您好,您找我?”
“坐吧,我就不拐弯抹角了。
听说华艺想签你,你没答应?”
“嗯,是的。”
冯晓刚皱着眉头,神情为难:“哎,这事说来话长。
因为你没签经纪约,华艺那边打算换人。
我尽力替你说情,想把你留下,可是……”他说着,激动地拍了一下大腿,嘴里还骂了句脏话,演得非常投入。
“别这样,冯导,不至于。”
“小祺,我很看好你,但你也知道,虽然我是导演,但投资方是华艺,我得听他们的安排,希望你能理解。”
“嗯嗯,没事,我理解。”
孙祺心里明白,冯导是想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不过这事确实不能怪他,孙祺也不是不讲理的人。
再说,他还得感谢华艺——本来他就不太想接这部戏,要不是不好拒绝张果立的好意,他根本不会来。
“我最后替你争取到了八万片酬,今天就能打给你。”
“哎呀,谢谢冯导。”
听说还能拿到八万,孙祺更加高兴。
原本以为白跑一趟,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
“这次就这样吧,下次我的戏,我会记得你的。”
“好的,那我先走了。”
“嗯,去吧。”
孙祺转身,脚步轻快地离开了。
当天下午,剧组就传开了——孙祺和女主角陈述都被换掉了。
这对“夫妻”同时出局,整个剧组没人替他们说话,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只有王保强过来安慰了孙祺几句。
不过他现在也只是比新人强一点,帮不上什么忙。
即便如此,孙祺还是觉得王保强人不错,值得交朋友。
下午,孙祺收拾行李准备离开,他一刻也不想多待。
盛和有点舍不得他走。
“行了,大男人别来这套,又不是见不到了。”说着,孙祺搂住盛和,往他怀里塞了一万块钱。
“叔,这我不能要。”
“拿着,给你爸妈买点营养品。”
“真不行,上次您去家里已经留过钱了。”
盛和很固执,说什么也不肯收。
孙祺装作生气:“你还认不认我这个叔?”
“认。”
“认就拿着。
在剧组好好学,等拍完了来京城,跟**。”
看着孙祺认真的表情,盛和这才勉强收下。
“知道了,叔,我一定好好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