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冬日的午后,他在课上醒来,第一眼就看向了沈佳宜。
这像很多男生学生时代的经历——刚醒来时,不是注意老师讲什么,而是偷偷看自己喜欢的女孩在做什么。
故事背景设在冬天,所有演员都穿上了初冬款的小西服。
刘一非的头发简单打理了一下,剪短到肩膀,自然地披着。
这场戏对她来说不算难,只需要表现出认真听课的样子就行。
重点在于灯光和角度的处理。
为了让刘一非脸上呈现出光晕的效果,剧组不断调整位置和灯光。
同时还要抓紧时间,因为阳光的角度会变化,这个镜头必须在二十分钟内完成。
一切准备就绪。
孙祺坐在刘一非侧后方的位置,慢慢醒来,眼神有些迷糊。
他擦掉嘴角的口水,一边打哈欠,一边偷偷望向刘一非的方向。
摄像机从孙祺的视角拍下刘一非的侧脸,让观众通过男主角的眼睛认识女主角。
阳光洒在刘一非侧脸上,为她镀上一层金边,细腻的皮肤在镜头下显得更加无瑕,整张脸清新动人。
刘一非微微皱眉,咬着笔头,像是遇到了难题,正认真思考。
她专注地盯着桌上的试卷,眼神坚定。
这个动作是开拍前孙祺特意设计的,既展现了角色的可爱,又突出了她认真学习的样子。
“卡!”
孙祺立刻跑到**前回看,和薛小璐简单交流后,两人觉得这个镜头非常完美。
刘一非坐在那里,就像一个真正的优等生校花,颜值与气质都无可挑剔。
“过了!”
薛小璐对刘一非点头表示满意,孙祺则竖起大拇指。
刘一非骄傲地扬起下巴,调皮地朝孙祺眨了眨眼。
这个眨眼让孙祺心跳加速,仿佛瞬间飙升至六千转。
做完这个俏皮动作后,她马上转过头,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
哎呀,差点忘了俞老师和薛老师也在场!
实在写不完了,想想只剩这一章存稿,干脆发给大家吧。
求推荐票,求多多追读!
剧组开机没几天,孙祺就请了半天假,去处理一件私事。
校内网的王星考虑了半个月,终于决定接受孙祺的投资。
或许是资金紧张,或许是没找到更合适的投资人,又或者权衡之后觉得可行——总之,这位未来的互联网大佬接受了孙祺的注资。
孙祺自然很高兴,毕竟“马无夜草不肥”。
五月初,太和麦田把专辑分成打给了他。
钱放在银行也没什么用,投给校内网,年底还能赚一笔,何乐而不为?
《我的天空》上市三个月,总销量达到86万张,一炮而红。
不过孙祺为人低调,除了大学生群体,几乎没做宣传,也不参加活动,显得很佛系,目前属于“歌红人不红”的状态。
扣除加印成本和各项费用,专辑最终给他带来285万元收入。
加上之前预支的部分,总收入接近500万。
孙祺很满意,这笔钱大大缓解了他的资金压力,后续计划也能顺利推进。
他提前约好律师,签完投资合同,把钱转给校内网后,心里却有点不安:自己是不是把摊子铺太大了?
重生一次,不能什么都想插一脚,万一出问题就糟了。
这是最后一次,以后必须注意。
回到剧组,拍摄进行得比较顺利。
神仙姐姐起初在剧组有些拘谨。
虽然都是同学,但相处时间不长,不算熟悉。
另一个原因是刘妈妈经常来剧组“坐镇”。
刘小丽第一次到剧组,发现男主角是孙祺时,脸上露出惊讶的神情。
她表面上客气地打招呼,夸他“越来越帅”“很有出息”,但后来却频繁出现,几乎每天都在剧组。
她总觉得孙祺对女儿不怀好意——《神雕》是巧合,这次又碰上?
目前,刘小丽对出现在女儿身边的适龄男性都格外警惕,恨不得当成敌人来防。
得知孙祺不仅是男主角,还兼任编剧和副导演,我特意多留意了他。
看他演戏和指导拍摄都很专业,确实难得对他高看一眼——虽然这种看法也很有限。
刘小丽在剧组待了一周多,发现女儿和孙祺只是普通朋友关系。
孙祺为人处世很有分寸,显得稳重成熟,并没有她担心的那种苗头。
加上《那些年》剧组里大多是女儿的同学和老师,她渐渐放心,从天天来探班变成隔天来,最后三五天才来一次。
刘一非的经纪团队还有很多工作要处理,新专辑的发行和宣传都需要刘小丽做决定。
尽管女儿已经成年,刘小丽依然掌控着她的事业发展。
目前看来,刘一非也习惯了这样的安排,外人自然无法插手。
随着拍摄推进,刘小丽来得越来越少,刘一非则整天和大家在一起,逐渐熟悉起来,在剧组也越来越放松,开始展现出真实的性格。
这天,孙祺剪了一个几乎光头的短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