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小时候学过一些美术基础,虽然素描生疏了,但完成简单的线稿、配色,再根据剧本补充场景描述,还是可以的。
会议结束时,漼欣琴老师特意过来鼓励孙祺:
“小祺,导演的事不用急。
你有这个志向,老师很欣慰,演员演而优则导嘛。”
“你还年轻,这个项目最终还是要校领导批准。
以你现在的名气,校领导很难同意你来执导。
田状主任可能没跟你讲清楚这其中的利害。”
孙祺心里明白,既然想借助学校资源起步,就必须要遵守学校的规矩。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其他行业,资历和地位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他现在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打破常规,所以也不必急着求成。
同时,孙祺对自己的能力也有清晰的认识。
对他来说,田状考核的内容并不复杂——只是一个简单叙述的片段,不需要太多镜头语言,顶多把女主角拍得漂亮些。
只要是学过导演和摄影基础的人,按照他的分镜脚本,基本都能完成拍摄。
之前在《神雕》剧组的时间也没白费。
虽然表面看起来轻松,但孙祺其实一直在观察学习。
他借着和导演余慜的关系,经常站在摄影机旁边,对基本的拍摄方法和专业术语有了一定了解。
导演真正的难点在于创作——把剧本里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并传递给观众。
比如,剧本上可能只写“男主抬头,女主抬头,两人相视一笑”。
文字很简单,但不同的导演拍出来的效果却大不相同。
有的导演用反打镜头,从女主视角拍男主,或者反过来,让观众不知不觉地代入角色,感受到两人之间细腻的情感变化。
有的导演先拍一些有象征意义的道具特写,比如男女主互赠的礼物,或者是贯穿全片的重要线索,像《盗梦空间》里的陀螺,再切到主演,引导观众联想剧情。
还有的导演用平拍或变焦的方式,让男女主同框,从远景拉近到近景,画面由模糊变得清晰,传达出两人感情逐渐靠近的感觉,带来视觉和情感上的双重冲击。
这些手法都来自于导演的构思和创意。
孙祺有参考的作品,结合基本拍摄技巧,虽然未必是最好的,但肯定能及格。
老师们也对他的想法和拍摄方式结合得很好感到惊讶。
他自己也很清楚,现在还有很多不足,正好趁这个机会多学习。
目前最要紧的是尽快把《那些年》这个项目做完、做好,赶在年内上映。
回家那天,刚好王敬天约他吃饭,说有人想找他代言。
电话里说不清楚,两人也很久没见了,就约了一顿饭。
代言?这还真是第一次。
孙祺挺开心,出门前特意准备了一些现金,装进一个旧文件袋里。
路过小区对面的银行时,他又顺路取了两万块。
两人约在胡同里的一家小馆子,店面不大,但味道很地道。
他们之间从来都不讲究排场。
一坐下,孙祺就直接把文件袋推到了王敬天面前。
王敬天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脸色一沉,想要把钱推回去。
孙祺动作更快,起身按住他:
“哥,别推了。
我的专辑赚了不少,比这多得多。
你是什么人我清楚,你不会在意这些。
就当是让我安心,好吗?不然以后做专辑,我都不敢找你了。”
王敬天依旧板着脸:
“这是你的钱,录音费我都收了,这钱我不能要。”
孙祺心里过意不去。
他知道,如果王敬天是音乐公司的制作人,那是要拿分成的。
饮水思源,这份情谊他一直记在心里。
当初孙祺什么都不会,全靠王敬天在音乐上的帮助,才走到今天。
即使不说没有今天的成就,至少也会晚很多。
再加上他性格大方,赚了钱自然不会忘记帮过自己的人,这五万块他甚至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这样吧,反正我的工作室挂你那里,这钱就当房租,再加上平时麻烦你帮我收信、接电话这些劳务费,你看行不行?”
王敬天还是犹豫。
“也用不了这么多,我不能要。”
这个人真固执,孙祺没办法,只好使出最后的办法。
“天哥,这钱你不收,咱们今天就算了。
以后我也没脸再找你帮忙了。”
孙祺装出严肃的样子,语气认真,表情诚恳,看不出任何破绽。
见他态度这么坚决,王敬天也有些慌了,犹豫了一会儿,最终勉强收下。
两人边吃边聊,王敬天讲华语乐坛的事,孙祺则说剧组的见闻。
本来不相关的话题,却让两人聊得津津有味。
最后,王敬天才想起今天来的目的——有人想让孙祺代言。
“什么?校内网?”
起初以为是新学期开学的原因,但通过后台数据的分析,他们发现大多数新增用户都关注了一位今年突然走红的大学生歌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