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有人注意到孙祺在剧里的角色吗?
刘一非好奇地继续浏览网页。
翻来翻去,终于在第五页看到一个帖子:
“有注意到襄阳大战里那个小王爷吗?演得挺帅的。”
下面还有人跟帖。
“看了楼主的分享,特意去留意了一下,不得不说,表演还挺有味道。”
急着没来得及改错字,马上修正。
刘一非在家休息了不到两天,还没完全恢复,就回到帝都电影学院上课。
临近毕业,学校里有很多事情需要她亲自处理,比如毕业大戏的拍摄和论文的撰写。
其实这些事她并不一定要亲力亲为。
作为02级乃至北影目前最受关注的学生之一,她在学校享受了不少优待。
毕业大戏,她可以选择参与,也可以不参与。
哪怕只是演个小角色,露个脸,也算完成任务,没人会说什么。
至于毕业论文,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找人帮忙润色一篇内容充实、语言流畅的文章,对她而言轻而易举。
但作为一个对演艺事业怀有理想和追求的年轻人,她绝不会走捷径,心里那道坎过不去。
刘一非一直梦想成为像她的偶像奥黛丽·赫本那样的艺术家。
更何况,她15岁就进入北影学习,当时已经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质疑,她不想因为自己的懒惰再被网友批评。
今天的课堂上,同学比平时多了不少,看来都是回校处理毕业事务的。
对于大四学生来说,课程安排明显减少,每天不到两节课,通常上午就能上完。
专业课几乎没了,以实践课为主,学校也鼓励学生外出拍戏,请假一律通过,只要抽空完成毕业大戏就行。
不过今年有些不一样。
按往年惯例,毕业大戏应该早就开始排练了,但整个02级表演系至今没有任何动静。
课间休息时,江异燕又主动过来找她聊天。
“一非,你演的小龙女真的很棒,你演得太好了。”
听到这样直接的夸奖,刘一非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回答道:
“谢谢异燕姐。”
见刘一非直接接受并感谢,江异燕一时语塞。
按理说,对方应该谦虚一下,她再顺势继续夸奖才对。
怎么一点都不按套路出牌!
江异燕不动声色地皱了皱眉,心里暗想“你还真不客气”,脸上却依旧挂着笑容。
对刘一非来说,江异燕的夸奖是对她在《神雕侠侣》剧组半年辛勤工作的认可。
她觉得自己确实付出了很多努力,配得上这样的肯定。
刘一非十岁时父母离婚,随母亲搬去**生活,直到十五岁。
这五年正是她性格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因此她的性格中带有西方文化中的直率——是非分明,不喜欢拐弯抹角。
相较之下,她对华夏文化中“中庸”理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这其实只是文化背景的不同,本无高下之分。
或许正是这五年的海外经历,让她在采访中显得洒脱自然,被称作“神仙姐姐”。
但江异燕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刘一非做作,缺乏谦逊。
如果不是因为对方正红,她根本不愿来巴结。
客套话难以继续,只好换个话题。
“非非——我可以这么叫你吗?”江异燕亲热地喊着刘一非的小名,没等回答就接着说:“听说今年毕业大戏要改,不排话剧了,要拍电影?”
她盯着对方表情,想确认消息的真实性。
在江异燕看来,如果真的拍电影,整个表演系02级都绕不开刘一非。
她今天就是来探口风,寻找机会。
对于这种亲昵的称呼,刘一非并不习惯。
太热情让她有些不自在,不是因为她看穿了对方的意图,而是两人确实不太熟。
除了在学校里,她们平时几乎没什么交集——更何况她大学四年在校时间本来就少。
良好的教养让她不好直接拒绝。
关于毕业大戏,她只记得孙祺提过几句,之后就没再听说,只能如实回答:“拍电影?可能吧,异燕姐,我也不太清楚。”
“怎么会?你可是我们班的明星,这种事怎么可能不告诉你?透**消息呗。”
面对追问,刘一非更加困惑。
她明明已经说得够清楚了。
“异燕姐,我真的不知道。”
见她不像在撒谎,江异燕也不好再问,又不好立刻离开显得太刻意,便转而聊起同学间的琐事。
比如谁接了什么戏,谁认识了大导演,谁签了哪家公司等等。
刘一非平时不太关注这些,但有人主动跟她讲,她还是忍不住露出好奇的表情,听得入神。
她毫无防备地睁大眼睛,一脸惊讶,还不时轻声惊叹:
“,真的吗?”
“哎呀!”
两人聊了很久,直到上课时间到了,江异燕才离开。
走的时候,她还偷偷回头看了一眼刘一非的表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