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你配合宣传后,销量确实有明显提升,不过目前销售曲线已经明显下滑。”
“二月份总销量达到36万张,三月份前两周分别是16万张和14万张。
详细报表我已经发到你邮箱,记得查收。”
“好的。
刘总监,请问分成款项大概什么时候能到账?”
“按照公司规定,专辑正式发行满三个月后才会结算全部分成。”
这可不行,三个月后根本来不及。
孙祺沉吟片刻,语气诚恳地说:
“刘总监,我最近急需用钱,能否先预支一部分分成?剩下的按原定流程结算。”
刘总监想了一下,破例同意:
“那就特事特办,先结二月份的分成。
剩下的还得等三个月后统一结算。”
“太感谢您了。”
挂完电话,孙祺立刻打开电脑查看邮件。
《我的天空》定价20元,扣除制作成本后利润为15元。
再扣除17%的音像制品税、30%的渠道商分成、15%的太和麦田发行分成,最终他获得38%的分成比例。
根据计算,二月份专辑收入为万元。
看到这个数字,孙祺如释重负。
这笔钱完全够用了。
其中一百万元用于投资《士兵突击》,剩余一百万元作为北影毕业作品的经费,分配得当。
回想起刚才答应康宏磊的投资事情,孙祺重新整理了思路。
出演成才这个角色对他而言不过是锦上添花。
如果参演,大概率能延续前世的成功;如果不参演,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他明白,在资本眼中,演员终究只是工具——需要用时奉为珍宝,不需要时便弃之如履。
这就是娱乐圈的现实规则。
想要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成为资本本身。
投资《士兵突击》只是第一步。
这部剧前世虽然没有盈利,却意外走红,正是华艺公司当时重视不够所致。
若能好好运作,本应获得巨大收益。
张继忠版《天龙八部》早在2002年就创下单集八十万的销售纪录。
华艺的疏忽,正成为孙祺的机会。
富贵终须险中求。
他决定冒险一试,用这一百万作为入场券,试图以小博大。
趁华艺对《士兵突击》尚未重视之际,反客为主,拿下华艺的全部投资,从而掌控这部剧的主导权。
之后再通过积极运作,实现巨额回报。
眼下,他虽已进入局中,坐上了牌桌,但手中的筹码仍显不足。
如何拿下华艺的份额,具体操作尚不明确,仍需周密计划。
即使最终未能成功,也不必在意。
这百万大概率可以保本,再加上还能争取一个亮眼的角色,这次去滇南,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
至于“偷鸡”成功后华艺是否会报复,孙祺根本不在意。
管他呢,钱到手才是实在的。
第二天,孙祺改演成才的消息在剧组传开,大家并无异议。
演员更换在剧组很常见,大家都习以为常。
而且孙祺之前的演技有目共睹,没人担心他会拖后腿。
相反,大多数工作人员感到高兴——终于可以加快拍摄进度了。
跟着剧组在外奔波一个多月,无论是演员还是工作人员,都希望尽快按计划拍完回家休息。
几位来自华艺的主演对此也未表示反对。
之前陈老师迟迟未到,他们早就心生不满,觉得不被尊重。
大家都是演员,你名气也还没大到那种程度,让全组等一个人,这架子摆得太过分了。
康宏磊当天就确定了新的马小帅人选,一天后就能进组,正是原来的李良。
这让人们不禁怀疑是早有安排。
至于孙祺之前拍摄的马小帅戏份,康导指示保留下来作为幕后花絮。
电视剧播出时放出,还能制造话题,进行炒作。
比如:孙祺最初试镜的是马小帅,但康导在拍摄过程中发现他的闪光点,力排众议将他推上主演位置,这才有了后来观众看到的“成才”。
还可以顺势渲染一段“伯乐与千里马”的佳话。
一个好的宣传点——观众就喜欢看小人物逆袭的故事。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剧集能够成功。
而事实证明,它确实成功了。
第三天,孙祺的专辑分成到账,他立刻将钱转给了剧组。
从这一刻起,他的身份正式从主演变成了制片人之一。
不过他没有时间亲自处理制片工作,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手来协助。
孙祺第一时间想到了杨帆。
他打了个电话过去,没多说什么,只是邀请对方暂时担任制片人。
杨帆爽快地答应了,并说两天后就能到位。
在等待杨帆的这两天里,孙祺心想,换角的事情华艺应该会有反应吧,没想到却毫无动静,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好像他本来就应该演成才一样。
其实问题出在华艺自己身上。
内蒙古ZLQ草原,《王昭君》剧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