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新药,如同最初的创伤膏一样,都遵循着同一个原则——在基础配方上,加入经过精确计算的、稀释后的灵泉水。这使得它们的核心疗效显着超越市面上的同类产品,但又控制在“效果卓越”而非“惊世骇俗”的合理范围内。无论是外伤止血的速度,还是退烧的平稳迅速,都让使用者们赞不绝口,口碑迅速积累。
“知澜药厂”的名声,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一圈圈扩大。先是依靠部队医院的订单和口碑在相关系统内传开,随后,通过那些使用了特效药并被其效果折服的市民百姓口口相传,“知澜”这个品牌,开始在上海乃至周边地区的医药市场和老百姓心中扎根。
药厂的销售科变得异常忙碌,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来自各地医药公司、医院、甚至个体药店的订单络绎不绝。原本有些空旷的仓库,如今被成品堆得满满当当。生产线不得不开始实行两班倒,机器的轰鸣声日夜不息。傅叶澜负责的对外联络和生产调度工作愈发繁重,他常常忙得脚不沾地,但眼神却始终锐利有光,充满了开拓事业的干劲。
许知意则更多地专注于新药研发和产品质量把控。她穿着白大褂,穿梭在实验室和车间之间,对每一批原料的投料、每一个生产环节的温度湿度控制、尤其是灵泉水的添加比例,都要求做到分毫不差。她知道,信誉是药厂的生命线,而“知澜”的信誉,就建立在每一瓶、每一罐那稳定而卓越的疗效之上。
夜色深沉,许知意站在药厂办公楼二楼的窗前,俯瞰着下方依旧亮着灯光、有序运转的车间。空气中隐约传来机器低沉的嗡鸣和淡淡的药香。傅叶澜还在办公室里与销售科长核对明天的发货清单。
许知意的心中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沉甸甸的满足感。
这种满足,并非仅仅来源于财务室保险柜里日益增厚的现金,以及银行账户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尽管财富的增长是实实在在的,让她和家人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底气和选择权。
更深层次的满足,源于她终于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所拥有的特殊资源,与她内心深处那份“悬壶济世”的朴素愿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她制作的每一种特效药,都不是冷冰冰的商品,而是能够真正解除病痛、带来健康的希望。看到部队反馈报告中提到的“因创伤膏大大缩短了伤员恢复周期”,听到市场上消费者对“退烧灵”交口称赞的“孩子吃了很快就退烧了,还不反复”,那种成就感,是任何金钱都无法衡量的。
她能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她制的药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惠及越来越多的人,同时,这份事业也让她收获了足以让家人过上优渥生活的财富,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窗外,是八十年代初期,充满活力与机遇的沪市夜空。
许知意忍不住深深吸了一口带着药香的空气,心中感慨万千。这个奔腾的年代,虽然物质条件远不如后世丰富,生活也有诸多不便,但它却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它奖励勤奋,眷顾智慧,拥抱变革。只要你肯低下头吃苦,肯动脑筋思考,肯抓住那稍纵即逝的机会,就真的没有赚不到的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
她和傅叶澜,正是乘着这改革的东风,凭借着彼此的信任、无畏的勇气和一点特殊的“运气”,将一个小小的药厂,经营得风生水起。
喜欢爹不疼娘不爱,下乡后我一胎双宝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爹不疼娘不爱,下乡后我一胎双宝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