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张“六亲不认”的招工启事,在红旗大队引起了轩然大波。
抱怨归抱怨,非议归非议。
但当三天后玩具厂正式招工的那一天,整个红旗大队以及附近十里八村的适龄青年们,还是像潮水一样涌向了刚刚平整出来的工厂大院。
毕竟那可是在“海外华侨”办的厂子里上班,是能拿高工资吃商品粮的“金饭碗”!
没人愿意错过这个一步登天的机会。
招工的考场就设在临时搭建起来的工棚里。
晏卫国穿着他那身崭新的蓝色干部服,背着手一脸严肃地站在门口维持着秩序。
他身边是同样一脸严肃的晏建军和晏建民两兄弟。
他们仨像三尊门神,将所有想往前挤想插队的人都毫不留情地拦在了外面。
“都排好队!一个一个来!谁敢往前挤,现在就给我回家去!”晏卫国的大嗓门在院子里回荡。
他的“铁面无私”,让那些平日里跟他称兄道弟想上来套近乎的人都自觉地闭上了嘴,老老实实地排起了长队。
而考试的“主考官”则是晏明洲和堂妹晏小雅。
晏明洲负责出题和监督,晏小雅则负责登记报名和记录成绩。
当第一批报名的年轻人忐忑不安地走进考场时,他们都以为会是像生产队里招壮工那样,考考力气看看身体。
可他们拿到的“考卷”却让他们所有人都傻了眼。
第一项,文化测试。
题目倒是不难,就是在一张纸上抄写一段话,再做几道简单的不超过十位数的加减法。
这对于读过小学的年轻人来说不算什么。
但对于那些大字不识一个只会写自己名字的人来说,无异于天书。
许多壮得像牛一样的汉子,握着笔对着那张纸憋得满脸通红,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完整的字来。
最终只能涨红了脸,灰溜溜地在“文化”这一项上被记下了一个大大的“零蛋”。
而第二项测试,则更加“奇怪”。
动手能力测试。
桌子上摆着一堆东西:一根针,一盘线,一堆五颜六色小小的木头块。
男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线穿过针眼十次。
女的,则要求用那些小木头块照着旁边一张图纸上的样子,搭出一个小房子的模型。
这下轮到那些自诩手巧的姑娘们傻眼了。
她们平日里绣花纳鞋底手是巧,可这种精细的需要空间想象力来“搭积木”,她们还是第一次接触。
反倒是有些平日里看着笨手笨脚的小伙子,在这上面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
整个招工过程充满了各种议论和不解。
“这都考的啥玩意儿啊?进厂当工人跟穿针引线有啥关系?”
“就是,那搭积木不都是城里娃玩的吗?咱哪会啊?”
但无论他们怎么议论,晏明洲都无动于衷。
他要的很简单。
文化测试,是为了筛选出有学习能力,能看懂未来机器说明书的人。
动手能力测试,则是为了筛选出那些有耐心,够心细,手眼协调能力强的人。
这对于未来生产精密的玩具零件至关重要。
他用一种超越这个年代的科学方式,在为自己的工厂挑选最合适的“螺丝钉”。
一场考试下来,几家欢喜几家愁。
最终,一百二十个通过了测试的幸运儿拿到了玩具厂的第一批“录用通知”。
他们的名字被写在红纸上,贴在了大队部的公告栏里,引来了无数人羡慕的目光。
招工的事情尘埃落定。
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这天晚上,晏明洲在自己的房间里对着煤油灯陷入了沉思。
工人招好了,厂房也快盖好了。
可……设备呢?
生产玩具,特别是要生产能出口到美国符合国际标准的精良玩具,光靠手工敲敲打打是绝对不行的。
必须要有现代化的生产设备。
比如能精准切割木材的电锯和刨床,能打磨出光滑表面的砂光机,以及能进行无毒喷漆的专业设备。
这些东西,在国内要么是买不到,要么就是技术落后傻大黑粗的“傻大个”,根本无法满足生产高档玩具的需求。
唯一的出路就是从国外引进。
可这年头一个私营的乡镇企业,想要获得进口设备的指标简直比登天还难。
就算有县里“一路绿灯”的支持,光是跑审批流程怕是都得花上一年半载。
而他等不了那么久。
“系统,”他在脑海中呼叫道,“我遇到麻烦了。”
【请宿主描述问题。】
“我需要一套来自德国或者日本的最先进的木工生产设备,但我没有渠道,也没有时间去办理进口手续。”晏明洲直接说道。
【系统商城未开放,本系统只负责发放任务奖励,不提供额外帮助。】
系统的回答冰冷而又机械,和之前一样不带丝毫感情。
“我知道。”晏明洲没有放弃,这种只认规则的“人工智能”打交道,硬来是没用的,必须……讲逻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