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脉穗田的清晨总裹着层菊香的清苦——丹桂新苗的橙黄芽尖已抽出细枝,顶端缀着半开的小桂花,正和青芷新苗的淡绿细叶、白莲新苗的雪白芽尖缠在一起,像在传递昨夜小丹讲的桂园故事;十五道共生纹在地面流转,东南方向的淡墨信号突然变强,像颗被晨露浸润的墨菊籽,顺着光纹往院心漫,连青禾杖顶端的十五色图腾都泛着淡墨光,紫兰花瓣、金穗芒尖都往东南方向轻晃,像在呼应那缕清苦香气。
黄小跑蹲在丹桂新苗旁,刚帮小丹给桂花枝系上桂花绳(小丹说“绳上沾着桂香,能让新苗更安心”),指尖就传来一阵微凉的涩感——不是青芷的柔涩,也不是墨色的沉涩,是带着菊瓣清润的涩,像刚采的墨菊瓣蹭过皮肤,顺着共生纹缠上他的爪子,连灰仙都从院墙上飞下来,翅膀扑棱着往东南方向凑,鼻尖一抽一抽地嗅。
“墨菊域的朋友来了!”黄小跑猛地站起身,手里的桂花绳差点从花枝上滑落。话音刚落,东南方向的空气就泛起淡墨涟漪,一道墨色光门缓缓凝出——门后飘着几片墨菊瓣虚影,一个穿着墨菊纹长褂的少年走了出来,他手里捧着一盆半枯的墨菊,花瓣蔫垂着泛着灰褐,只有花心还留着丝深墨,裤脚沾着湿润的泥土,显然是从菊田赶来。
“灵脉联盟的守护者们,我是墨菊域的灵脉使小墨。”少年的声音像浸了晨露的菊瓣,清润却带着焦急,他将墨菊盆递过来,“我们域的‘共生菊’突然‘喘不过气’了——墨菊的‘菊脉凝气’总堵着,连百年的老菊田都快没了生气……顺着灵脉感应找到这里,求你们帮帮我们。”
沈青芽立刻用检测仪扫描墨菊,屏幕上的十五色曲线旁多了道淡墨曲线,曲线在花茎处呈“陡峭下滑”,不像之前的香韵散逸或生机失衡,更像“菊脉凝气层与共生网流速错位”:“是‘共生菊脉滞涩危机’!墨菊域的菊花靠‘菊脉凝气层’运转灵脉气,十五域共生网的灵脉气流速比墨菊域快,凝气层没学会‘加速疏导’,导致气脉堵着花瓣蔫,得用‘通脉+凝气+稳菊根’,让菊脉适应共生网节奏。”
“我们能帮它通脉!”小芷第一个举起手里的芷脉露,淡绿光裹着通脉气,“青芷域的芷脉露能润茎通脉,小霜的冷润露还能帮着凝气!”小汐也晃了晃手里的水纹石:“天水泉露能导气疏堵,小藤的绿藤纤维能编通脉网,我们一起上!”
小墨看着围过来的学员们,紧绷的嘴角终于松了些:“谢谢你们……我以为要穿过三座灵脉山才能找到帮忙的人,没想到你们就在这里。”黄小跑笑着拍了拍手,十五域协作的默契早刻在每个人的动作里:“咱们按‘通脉→凝气→稳根’分组,小墨你教大家认菊茎的‘菊脉点’,小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用芷脉露通脉,好不好?”
分组方案很快落地,满是十六域初成的期待:通脉组(小墨+小芷+小汐)用墨菊域的“菊脉露”(润脉疏堵)、青芷芷脉露(通脉导气)、天水泉露(顺气防堵),往菊茎的“菊脉点”(花茎与叶片连接处的细筋)涂通脉液;凝气组(小霜+小兰+小紫)用白梅冷润露(凉润凝气)、紫兰兰丝(缠茎固气)、紫果蜜(甜润护瓣,防凝气太僵),在菊瓣和花茎上缠“凝气层”;稳根组(小石头+小芒+小枫+小白)用温土粒(暖底稳根)、金穗穗粒(暖光固气)、红枫秋阳果碎(暖底防脉冷)、白莲莲心露(润根导气),在墨菊盆周围铺“稳气层”;黄小跑则用青禾杖引导青芷、天水的灵脉气,集中往菊脉送,给通脉组“搭通脉桥”。
学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小墨熟练地指给大家看菊茎的菊脉点——那是些藏在深墨花茎上的细筋,泛着极淡的墨光,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小墨先往细筋上滴了滴菊脉露,小芷跟着涂了层芷脉露,小汐则用棉签蘸着泉露轻轻揉开,刚涂完,蔫垂的菊瓣就悄悄抬了抬,花心的深墨也浓了丝;小霜把冷润露喷在菊瓣上,小兰用兰丝松松地缠在花茎上,小紫挤了点紫果蜜涂在瓣尖,淡白光裹着莹紫光,灰褐的瓣边慢慢褪成浅墨;小石头将温土粒铺在花盆周围,小芒撒上金穗穗粒,暖金光裹着土黄暖光,小枫撒上秋阳果碎,小白滴了几滴莲心露,花盆里的土壤瞬间泛出润气,堵着的菊脉像被疏通的溪流,气脉流转起来。
黄小跑站在墨菊旁,青禾杖的十五色光里,青禾的柔绿、天水的淡蓝格外亮,顺着杖尖往菊脉送——他能“看见”灵脉气像细小的墨色溪流,顺着菊脉点渗进花茎,蔫垂的墨菊慢慢舒展开花瓣,花心泛着莹光,连花茎上的灰褐都慢慢褪去,像刚从菊田里移来的新菊,清苦的菊香裹着十五域的暖,飘得满院都是。
“活了!墨菊又精神了!”小墨激动地扶住花盆,指尖碰了碰舒展开的花瓣,花瓣轻轻蹭了蹭他的手心,像在撒娇,“和墨菊域的共生菊一模一样,菊脉再也不堵了!”小芷也笑了,她的芷脉露瓶子还放在花盆边,淡绿光裹着花茎,像给墨菊搭了个通脉小帐篷;小汐的水纹石摆在一旁,淡蓝光顺着花茎流转,帮着疏导气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