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大力!在红光机械厂干了五年钳工!你们这私人小厂能给多少工资?低于一百块免谈!一个膀大腰圆的中年汉子拍着桌子,唾沫星子差点溅到陈锋脸上,语气里满是国营工人的优越感。
院子里黑压压地挤满了来应聘的人,有的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有的穿着崭新的的确良衬衫,更多的则是朴素的工装。他们好奇又紧张地打量着这个传闻中生意火爆的婉锋食品,交头接耳,嗡嗡声一片。临时充当面试间的办公室里,陈锋、林婉秋、大刘和刚子坐在一张旧桌子后面,面对着形形色色的应聘者。
目标明确——从这十五名经过初步筛选的候选人中,识别出真正有能力、有潜力、符合发展需求的人才。但冲突在于,简历和真人往往差距巨大,如何在短时间内透过表象看本质,剔除眼高手低者、关系户和滥竽充数者,选出真正的千里马,是对陈锋和整个初创管理团队眼光的严峻考验。
陈锋面无表情地看着面前气势汹汹的王大力,没接他的话茬,反而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王大力同志,如果你发现一台机器运转时有异响,但生产任务紧急,你会怎么处理?
王大力一愣,随即满不在乎地一挥手:能怎么处理?继续干呗!只要机器没趴窝,就得把任务完成!我们厂都这么干!
陈锋点了点头,在本子上划了一下,语气平静:好,你的情况我们了解了,请回去等通知吧。
王大力似乎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束,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但被刚子礼貌地了出去。
下一位,张平。林婉秋看着名单,柔声叫道。
一个穿着干净但明显旧了的蓝布外套的年轻人应声走了进来,他看起来有些紧张,双手紧紧攥着一个旧的帆布书包,但眼神清亮,进门后先朝四人微微鞠了一躬:各位领导好,我叫张平。
陈锋指了指面前的凳子,目光打量着这个在信中表现出思考能力的年轻人,张平,你在信里提到对我们产品在供销社系统的销售有看法,能具体说说吗?
张平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从帆布书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翻开:陈总,林总监,两位刘总……他显然提前做足了功课,竟然准确地叫出了在场每个人的姓氏和推测的职务,我根据之前在供销社做临时工的经验,观察到几个问题。一是咱们的辣条摆放位置不固定,有时在糖果柜台,有时在副食柜台,顾客不好找。二是售货员对产品不熟悉,有人问成分、保质期,他们答不上来。我……我觉得,我们可以给供销社提供统一的、印有标志的小货架,固定摆放位置;再一个,可以定期给售货员做点产品知识培训,或者送点试吃品……
他条理清晰,虽然声音还带着点年轻人的青涩,但说的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和可行的建议,甚至提到了品牌形象渠道服务的概念。
陈锋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和大刘、刚子交换了一个眼神。大刘忍不住开口问:你说提供小货架,这成本可不低,你觉得划算吗?
张平显然思考过这个问题,立刻回答:初期投入是大了点,但长远看,固定陈列能提升销量,而且货架本身就是广告。我们可以先选几个销量好的供销社做试点,效果好再推广。
陈锋不动声色,从桌下拿出几包不同竞争对手的辣条产品和一瓶自家试产的婉锋香辣酱,放在桌上:张平,假设我现在就是供销社主管,你只有三分钟时间,说服我进货。
这是临时的即兴考核。张平明显紧张了一下,但很快调整过来。他拿起那瓶辣椒酱,没有急于开口,而是先拧开盖子,一股诱人的香辣味飘散出来。领导,您先闻闻这味道,他将瓶子往前递了递,豆豉香特别醇厚,是我们独家的配方。接着,他又拿起一包竞争对手的辣条,您看这个,油浸浸的,包装也简陋。我们的辣条,用油更讲究,包装也更挺括。他语速加快,重点突出,结合刚才自己提出的渠道服务理念,在三分钟内完成了一次像模像样的。
好了,可以了。陈锋打断他,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回去等通知。
张平松了口气,又鞠了一躬,这才转身离开,后背的衬衫已经被汗水洇湿了一小块。
这小子,是块干销售的料!刚子压低声音对陈锋说,语气兴奋。
陈锋微微颔首,在本子上张平的名字后面打了个勾。
面试继续进行。有人一进来就打听能不能解决户口;有人对薪资福利问得极其细致,却对工作内容含糊其辞;还有一个戴着眼镜的男青年,自称在夜大读过企业管理,满口矩阵式管理SWOT分析,听得大刘和刚子直皱眉头,陈锋问了几个具体的管理问题,他却支支吾吾,答非所问。
下一位,李建国。林婉秋念出这个名字时,语气带着一丝敬意。
一位头发花白、穿着整洁的灰色中山装、戴着老花镜的老人走了进来,他步伐稳健,神态从容。与其他应聘者的紧张不同,他像是来参加一个技术研讨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