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干就干。苏婉立刻让娟子带着几个手巧的妇人,加紧制作咖啡渣除味包。用细密的棉纱布裁成小袋,装入干燥的咖啡渣,封口处用咖啡染的布条系紧,再贴上一张印着“苏记”标识和“吸湿除味,天然清香”字样的小笺,显得颇为精致。
咖啡染的布匹数量有限,她便让娟子挑选出染得最匀净、色泽最古朴的几块,裁制成茶巾、杯垫和女子用的束发巾,针脚细密,边缘锁着同色丝线。
至于咖啡渣炭饼,则用模子压制成统一的圆饼状,阴干后用油纸独立包裹,十块一摞,用草绳捆扎好。
“这些东西,定价不宜过高。”苏婉对负责销售的娟子交代,“除味包,五文钱一个;茶巾杯垫,十五文;束发巾,二十文;炭饼,两文一块。主要放在铺子门口显眼处,与饮子搭着卖,看看反响。”
她并未大肆宣扬,只让娟子在接待客人时,顺带提上一句:“客官,这是本店用制饮余料新做的小玩意儿,除味吸湿效果不错,价格也实惠,您看看可有需要的?”
起初,客人多是好奇观望,买者寥寥。直到一位常来买甜叶菊茶的李姓书生,因书房潮气重,书籍常有霉味,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两个除味包回去。过了几日,他特意来到铺子,欣喜地告诉娟子,那除味包效果极佳,书房里再无那股令人不快的味道,反而有股淡淡的咖啡焦香,令人心神宁静。他又买了几包,说要放在衣柜和箱笼里。
此事一经传开,前来购买除味包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尤其是那些家中有藏书、或注重衣物保管的体面人家,都觉得此物价廉物美,颇其实用。
那咖啡染的茶巾和束发巾,因其颜色独特、质地天然,也吸引了一些喜好风雅、追求别致的夫人小姐。虽销量不算大,但利润尚可。
最让人意外的是那咖啡渣炭饼。本是作为搭头试着售卖,没想到一些经常在外行走的脚夫、樵夫,发现此炭饼易燃耐烧,烟气带着一股能驱赶蚊虫的奇异香味,竟成了回头客,每次来都要带上几摞。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每日竟也能为铺子带来一笔不算太小的稳定进项。虽然距离填补山地损失的窟窿还差得远,但至少开了个好头,也让苏记“变废为宝”“精巧实用”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婉儿,你这脑子真是活络!”周文焕看着账本上新增的这几项收入,眉头舒展了不少,“这些小东西,本是无心插柳,如今倒成了应急的及时雨。”
苏婉清点着当日卖出的炭饼数量,唇角微扬:“周伯伯,生意之道,有时就在于这点滴的积累和发现。谁能想到,这些无人问津的渣滓,也能在关键时刻,帮我们撑一撑局面呢?”
她望向云雾山的方向,目光坚定。补种的树苗正在暖棚中培育,整治排水的方案铁柱和石根也在加紧制定。眼前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她相信,只要方向没错,一步一步走下去,总能走出一条康庄大道。而钱万贯那边,近日似乎异常安静,这反而让她心中隐隐觉得,更大的风浪,或许正在酝酿之中。
喜欢一品豆妃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一品豆妃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