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记铺子的后院,除了是工坊和暖棚重地,也渐渐成了左邻右舍孩子们最爱溜达的地方。无他,只因这里时常飘出各种新奇好闻的香味——烘焙咖啡的焦香、熬制糖浆的甜香、窨制花茶的冷香,还有那偶尔试验新点心时散发的诱人香气。
这其中,属隔壁王婆家的小孙子阿福来得最勤。这孩子约莫七八岁年纪,虎头虎脑,性子憨直,最大的特点就是嘴馋。他不敢进工坊,就常常扒在院门口,吸着鼻子,眼巴巴地往里瞧。
这日,苏婉正在尝试用新收的桂花和糯米粉做一道“桂花水晶糕”,那清甜软糯的香气飘出去,没一会儿,院门口就又探出了阿福那颗圆滚滚的小脑袋。
娟子见状,忍不住笑道:“阿福又来‘闻香’啦?进来吧,小心点别碰坏东西。”
阿福却扭捏着不肯进来,只扒着门框,小声嘟囔:“俺娘说了,不能老来馋苏姐姐的东西……”
苏婉听了,心中一动。她放下手中的活计,拿起一块刚蒸好、还温热的桂花糕走到门口,蹲下身,平视着阿福:“阿福,想不想吃?”
阿福看着那晶莹剔透、点缀着金黄桂花的糕点,眼睛都直了,使劲咽了口口水,却还是用力摇头:“不想!”
苏婉也不勉强,自己轻轻咬了一小口,做出极为享受的表情:“嗯……真甜,真香!可惜啊,这么好的糕点,就缺一味‘小帮手’。”
阿福好奇地问:“啥小帮手?”
“就是一种只有最勤快、最懂事的孩子才能找到的‘幸运草’,”苏婉煞有介事地压低声音,“把它洗干净了,放在糕点旁边,这糕点就会变得格外好吃!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呢。”
阿福一听,来劲了:“啥样的草?俺认识好多草!”
苏婉便比划着描述了一种河边常见的、三片心形叶子的醡浆草,又强调:“一定要洗干净哦,带泥的可不行。”
“俺知道哪儿有!俺这就去!”阿福一听自己能派上用场,顿时把母亲的叮嘱抛到脑后,转身就跑。
不一会儿,阿福就举着一大把洗得干干净净、还滴着水珠的醡浆草,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小脸上满是兴奋和期待:“苏姐姐!你看!够不够?”
苏婉接过那把青翠欲滴的野草,仔细看了看,夸张地赞叹:“哇!阿福真厉害!找得又多又干净!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她当场将几片醡浆草嫩叶点缀在剩下的桂花糕上,然后拿起最大的一块,递给阿福,“来,这是奖励给最棒的小帮手的!”
阿福接过糕点,笑得见牙不见眼,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那满足的神情,仿佛吃到了天下最美味的珍馐。
从那以后,阿福再来苏记后院,不再是单纯地“闻香”或眼巴巴地看着了。苏婉总会给他派点“小任务”——有时是帮忙挑拣花瓣里的杂质,有时是给暖棚外的菜地拔几棵杂草,有时是跑腿给前堂的娟子姐送个东西。每次任务完成,苏婉都会奖励他一点新做的、分量不大的小点心,或是半杯特调的甜饮。
王婆发现孙子不仅不再白要东西,还变得勤快了不少,心中对苏婉又是感激又是佩服,逢人便夸:“苏姑娘真是会教孩子!咱家那皮猴,如今也晓得劳动换吃的道理了!”
周文焕听说这事后,笑着对苏婉道:“婉儿,你这‘以工代酬’,都用到大灶台下了?连小孩子都被你安排得明明白白。”
苏婉正在账本上记下阿福“工作”换取的“报酬”——其实都是些成本极低、但孩子喜欢的零嘴,她闻言抬头,眼中闪着灵动的光:“周伯伯,这叫从小树立‘按劳取酬’的规矩。再说了,让他有点事做,总比干站着流口水强吧?既满足了他的小馋嘴,又让他得了成就感,我们也不过是费点举手之劳,大家都开心,何乐而不为呢?”
窗外,阿福正认真地帮着铁柱把晒好的咖啡豆搬进屋里,小身板挺得笔直,一副“我很重要”的模样。苏婉看着,唇角弯起了温柔的弧度。这生活中的点滴智慧与温情,与她经营商铺、培育咖啡的宏图大业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她在这个时代,真实而鲜活的人生。
喜欢一品豆妃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一品豆妃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