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几日,苏碗都让铁柱带她去陈老丈的茶摊附近转悠。她并不靠近,只是远远看着。她发现,陈老丈并非完全不做生意,偶尔还是有那么一两个熟客,或者实在口渴又图近便的路人,会坐下来花一文钱喝一碗茶。但每个人喝完,脸上都或多或少带着点勉强。
她也仔细观察了码头那边新开的茶棚。那茶棚明显干净些,用的是几个稍小的陶壶轮流烧水泡茶,避免了长时间熬煮产生的糊味。茶叶或许也好不了多少,但至少在烹煮方式上占了优势。
这天,苏碗看到陈老丈收摊后,提着那口大陶壶到街边的水渠旁,用一把竹刷子费力地刷洗壶壁上的茶垢,累得气喘吁吁,效果却甚微。
苏碗觉得时机到了。她跑回家,拿了一小包今天新做的、用料最足、品相最好的糖渍梅子,又央求赵嬷嬷用个小瓦罐装了小半罐自家做的、发酵得恰到好处的、带着清甜气息的米酒醪糟。
“嬷嬷,我们去找陈爷爷。”苏碗抱着瓦罐,眼神坚定。
赵嬷嬷无奈,只得再次陪她来到陈老丈那简陋的住处——茶摊后面的一间低矮瓦房。
陈老丈正对着那口刷不干净的陶壶生闷气,见她们又来,脸色更沉:“怎么又是你们?”
苏碗也不害怕,走上前,先将那包糖渍梅子递过去:“陈爷爷,吃果子,甜。”
陈老丈愣了一下,看着油纸包里那紫红油亮、一看就很好吃的梅子,喉头不自觉滚动了一下。他犹豫片刻,还是接了过来,拿出一颗放进嘴里。瞬间,酸甜适口的滋味在口中化开,极大地抚慰了他连日来的郁闷。
脸色稍霁,他语气缓和了些:“小娃娃,有什么事?”
苏碗又将那小瓦罐捧上前:“陈爷爷,这个,洗壶壶,干净。”
“醪糟?”陈老丈疑惑,“这是吃的,怎么洗壶?”
“倒进去,煮煮,泡泡。”苏碗比划着。这是她前世学到的土法子,利用醪糟中微弱的酸性和发酵物质,可以软化溶解一些顽固的有机污垢,比如茶垢。
陈老丈将信将疑,但看苏碗一脸认真,又念及那包美味的梅子,便死马当活马医,依言将醪糟倒入大陶壶,加了点水,放在小泥炉上小火加热了一会儿,然后静置浸泡。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当陈老丈将壶里的醪糟水倒掉,再用清水一冲时,他惊讶地发现,壶壁上那层厚厚的、让他束手无策的茶垢,竟然真的变软脱落了大半!再用竹刷子一刷,露出了陶壶本来的颜色!
“这……这……”陈老丈拿着刷子,看着光洁不少的壶内壁,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经营茶摊几十年,从未想过还有这种法子清除茶垢!
赵嬷嬷也看得啧啧称奇。
苏碗这才奶声奶气地说出真正的来意:“陈爷爷,壶干净了,茶就不苦了。碗儿还有办法,让茶更好喝一点,您要试试吗?”
这一次,陈老丈再不敢小觑这个年仅五岁的女娃。他浑浊的眼睛里燃起一丝希望的火苗,连声道:“试!要试!小娃娃,不,小娘子,你说,要怎么做?”
苏碗知道,她的“茶饮改良计划”,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而她下一个要解决的,就是那劣质茶末本身的问题了。或许,可以通过简单的“洗茶”和快速冲泡来改善?这些,都需要她一点点引导陈老丈去尝试。
好的,这是接下来的三章,继续聚焦于苏碗的成长与初期商业探索,并铺垫更多人物互动。
喜欢一品豆妃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一品豆妃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