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午后,阳光失去了夏日的锐利,变得慵懒而稀薄,透过开始泛黄凋零的梧桐树叶,在水泥篮球场上投下斑驳晃动的光点。风一起,卷起几片枯叶和尘土,带着一股萧瑟的凉意。
这本该是校园里最闲适的时光,但对于无处可去、也无钱进行其他娱乐的陈默来说,这片免费的篮球场,是他仅有的、能暂时忘却烦恼、挥霍多余精力和体内那股无处发泄的憋闷的地方。
他通常只是看着。靠着锈迹斑斑的铁丝网,看别人在场上奔跑、跳跃、呼喊,看篮球撞击地面发出砰砰的、富有生命力的回响。偶尔人不够,会被零星拉去凑数,他也只是沉默地跑动,尽力防守,拿到球就像烫手山芋一样赶紧传出去,很少投篮。他的运动天赋更多体现在耐力而非技巧上,那种需要默契和自信的团队协作,让他本能地感到疏离。
今天亦是如此。他刚完成一份家教,拖着略显疲惫的身体穿过球场边,准备回那个压抑的宿舍继续啃书本。身上那件洗得领口松懈、颜色发白的旧运动衫,还是高中时学校发的。
“嘿!陈默!这边!缺个人!”
一声吆喝让他停住脚步。是同班的刘胖子,正穿着崭新的火箭队11号姚明球衣,在场边一边拍着球一边冲他挥手。刘胖子身旁,是穿着骚气的紫金色湖人队24号科比球衣、正低着头专注地调整手腕上昂贵护腕的张浩,以及另外几个经常一起打球的同学。
场上是三对三的半场比赛,显然少了一个。
陈默犹豫了一下。他其实更想回去,对着那台破电脑继续折磨自己。但刘胖子的热情,以及内心深处那一点点对被接纳、对正常集体活动的渴望,让他鬼使神差地点了点头。
“来来来,正好,你跟我和张浩一队!”刘胖子一把将他拉进场内,顺手把球塞给他,“你先开球。”
触手是细腻的、充满弹性的皮质感,和他平时在体育课上拍的掉皮开裂的胶球完全不同。陈默有些笨拙地拍了拍,感受着那有力的回弹。
张浩抬起头,瞥了他一眼,眼神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以为然,但没说什么,只是拍了拍手,懒洋洋地跑向对方篮下,示意陈默传球。他的跑动姿势很放松,带着一种城市孩子特有的、在运动场上培养出的自如。
比赛开始。
起初,陈默依旧是他习惯的角色——沉默的配角。他把球运过半场,就立刻交给张浩或刘胖子,然后自己拉到弱侧,或者拼抢篮板,干着掩护、卡位这些脏活累活。他的体力很好,不停地奔跑,防守尤其卖力,像块牛皮糖一样贴着对位的人。
张浩是场上的核心和焦点。他的技术确实不错,胯下运球,背身单打,后仰跳投,动作花哨而流畅,引来场边零星几个女生观赏的目光。每进一个球,他都会习惯性地甩一下头发,嘴角带着自信的笑意。
刘胖子则负责插科打诨和内线肉搏,吨位足,能抢板,但移动慢。
对手实力不弱,比分咬得很紧。
转折发生在一个防守回合。
对方一个速度快的小个子突破了刘胖子的防守,直冲篮下。张浩补防慢了一步,对方已经起跳,准备用一个低手上篮结束进攻。
就在球即将离开指尖的刹那,一道身影从斜刺里猛地蹿出,如同蛰伏已久的猎豹,速度快得惊人!
是陈默!
他几乎没多想,纯粹是本能反应。长期的体力劳动和农村爬山涉水练就的爆发力在这一刻展现无遗。他蹬地、起跳,身体舒展到一个惊人的高度,手臂极力伸展!
啪!
一声清脆响亮的声音!
他那布满细微伤痕和老茧的手掌,结结实实地、干净利落地将对方刚刚脱手上升的篮球,狠狠地扇飞了出去!
球像被重击的棒球,高速飞出界外,撞在铁丝网上,发出嗡嗡的震颤声。
整个球场瞬间安静了一下。
所有动作都停滞了。攻防双方,场边的人,包括刘胖子,都愣了一下。盖帽在野球场上不稀奇,但如此干净、如此充满力量感、甚至带点野蛮气息的火锅,却不多见。尤其来自一个平时几乎隐形、只干苦力的家伙。
那个被帽的小个子落地后,脸上写满了错愕和一丝恼怒。
陈默自己也愣了一下,他落下地,看着自己微微发红的手掌,似乎也没料到能盖得这么结实。胸腔因为剧烈的运动和兴奋而剧烈起伏着。
短暂的寂静后,刘胖子第一个反应过来,嗷一嗓子冲过来,兴奋地一巴掌拍在陈默的后背上:“我靠!默哥!牛逼啊!这大帽扇得!直升机啊你!”
这一巴掌力道不小,拍得陈默踉跄了一下,但也把他拍醒了。他扯动嘴角,难得地露出一丝不太好意思的、却真实的笑意。一种被认可的快感,混合着运动本身带来的亢奋,像一道微弱的电流窜过他的四肢百骸。他甚至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场边,想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他这个漂亮的防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