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长官邸研讨会上的发言,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金陵高层激荡起层层涟漪。罗云净这个名字,不再仅仅局限于资源委员会内部,开始进入更多掌权者的视野。随之而来的,是更为复杂的目光与更为隐秘的试探。
陈兆谦对罗云净的倚重达到了新的高度。数日后,一份由陈兆谦亲自提名的西南地区工业布局与资源调查小组成员名单获得批准,罗云净被任命为小组的常务副组长,负责实际统筹工作。这意味着,他获得了前往西南腹地进行实地考察、并直接影响未来战略资源投向的权限。
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云净。陈兆谦在交代任务时,语气凝重,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必须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拿出最有说服力的评估报告。这关系到我们能否在接下来的预算争夺中,奠定胜局。
罗云净心中明了,这不仅是工作,更是一次重要的情报收集机会,能让他直观了解西南地区的真实情况、交通脉络以及地方势力的盘根错节,为未来的战略布局提供宝贵参考。
然而,他也清楚,此行必然伴随着严密的监视与难以预料的危险。他将行程安排和初步计划通过死信箱传递给了肖玉卿。
在仁济粮行的密室里,肖玉卿对罗云净的西南之行极为重视。
青雀此次西南之行,意义重大。其一,可实地验证并补充我们对该地区的情报;其二,他主导的调查报告,将直接影响敌人未来的资源分配,我们必须引导其向有利于我的方向倾斜;其三,这也是积累功绩、进一步获取信任的关键一步。肖玉卿对老李分析道,随即下达指令:
家里青雀将赴西南考察。请协调沿途力量,务必确保其人身安全,并在不暴露的前提下,提供必要的便利,使其能看到到的东西。同时,启动我们在西南的静默网络,留意任何可能针对的异常动向。
临行前夜,罗云净在书房整理行装。罗明元推门进来,将一个小巧的紫铜烟盒放在桌上。
云净,这个你带上。里面是上好的吕宋烟,提神醒脑。西南多瘴疠,必要时点一支,驱驱邪气。罗明元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担忧,外面不比金陵,凡事……多看少说,保重自己。
罗云净拿起烟盒,入手沉甸甸的,他明白这不仅是父亲的关心,烟盒夹层里或许还藏着应急之用。他郑重收起:谢谢父亲,我会小心。
沈淑兰红着眼圈,一遍遍检查他的行李,嘴里念叨着各种注意事项。罗云净耐心安抚,心中暖流涌动,却也更加坚定了信念——他必须守护这份温情,守护这个国家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家庭。
翌日,罗云净带着小组成员,登上了西去的列车。月台上,除了资委会的同僚,罗云净敏锐地注意到几个看似普通、但目光锐利的身影分散在人群之中。他知道,监视从未放松。
列车轰鸣着驶离金陵,窗外的景物逐渐从江南水乡的秀美变为皖南山区的层峦叠嶂。罗云净靠在窗边,看似闭目养神,心中却在飞速盘算。他此行公开的路线是经汉口,入湘西,再转道黔省,最终抵达川南。这条路线覆盖了未来战略后方建设的几个关键区域。
在汉口短暂停留期间,他拜会了当地政要,参观了几个重要的转运仓库和初步内迁的工厂。他仔细记录着码头吞吐能力、铁路运输状况以及工人们略显混乱却充满生机的生产场景。随行的记录员尽职地记录着一切,而罗云净则在笔记本上,用只有自己能懂的符号,标注出几处防卫相对松懈、易于物资流转的节点。
进入湘西,道路变得崎岖难行。崇山峻岭间,吊脚楼依山而建,少数民族聚居区风情迥异,但也显得更为闭塞贫穷。罗云净一行走访了几个计划中的矿点,与当地土司、头人进行了艰难的沟通。他注意到,这里地方势力强大,中央政令不畅,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为零。他在报告中客观记录了这些困难,并着重强调了欲开发此地资源,必先交通其道路,安抚其民心,整合其势力的观点。
这天傍晚,车队在前往黔省边境的一个小镇投宿。小镇只有一条青石板街,客栈条件简陋。罗云净屏退左右,独自在街上散步,观察着四周地形。暮色中,山影幢幢,仿佛隐藏着无数秘密。
忽然,一个戴着斗笠、背着背篓的当地老汉蹒跚走过,在与罗云净擦肩而过的瞬间,用极低的声音快速说了一句:前方三十里,青竹垭,路险,慎行。
说完,老汉头也不回地消失在巷尾。
罗云净心中一震,面上不动声色,继续踱步。这是的警告!青竹垭……他迅速回忆地图,那是明天必经的一处险要山口。
他立刻返回房间,召来随行的护卫队长——一位姓孙的中央军校毕业生,是陈兆谦亲自指派的人。
孙队长,明日行程,青竹垭一段,需格外警惕。我方才在镇上听闻,近来那边不太平,似有匪患出没。罗云净语气严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