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会上还说过些意味深长的话。
如今面对新领导,又换了一副模样。
高育良对这一切心知肚明。
但他并不在意,毕竟接下来的工作。
还需要借助李达康打开局面。
他的想法与沙瑞金不谋而合。
都想借助这员干将,让汉东焕发新的生机。
高育良轻轻拍了拍李达康的手,笑着说:
“达康书记就别在这里站着了,我们进去吧。
时间宝贵啊。”
说完便与李达康并肩步入会场。
对几位前来迎接的副省长,他并未特别关注。
这番举动让不少人看得 。
而那几位副省长。
对此并不介意,他们早就熟悉高育良的作风。
也不会计较这些细节。
众人反而都围到了祁同伟身边。
“小祁啊,看来用不了多久。
我们就要成为同事了,到时候可要多关照老哥们。”
说话的是王政,担任副省长多年。
至今连个常务都没当上。
虽然在基层干部眼里地位尊崇。
但高层都清楚,他再进一步的希望已经很渺茫。
不过王政心里还存着些许期待,只是众人不知罢了。
听到这番玩笑话,祁同伟也笑着回应:
“一定关照!必须关照!
不过哪位老哥愿意给我让个位置?
我天天盼着能上个副省,都快急坏了。
各位就行行好,给弟弟一个机会吧。”
听到这话,几位副省长相视一笑,会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对于祁同伟的情况,大家其实都清楚。
不少人只当是看个笑话。
关键在于,祁同伟这个公安厅长,其实是低配。
光杆厅长一个,手上什么实权都没有。
就连现在这个政法副书记,也是不久前才安排的。
所以高育良失势,加上祁同伟这样的搭档,
让不少高层对汉大帮已不抱期待。
别人都能配上副省级别,偏偏汉大帮配不上。
这不是失势是什么?虽然没人明说,
但大家都懂,只是这些话都留在台面下讲。
如今祁同伟直接把这层纸捅破,意味就不同了。
谁都晓得,高育良的大弟子就是祁同伟,
这两人几乎绑在一起。
此刻的言行,已不像是玩笑,更像某种警告——
谁要是不听安排,我祁同伟就从这里开始上位。
几人都听懂了这层意思,但神情不变,
簇拥着祁同伟走进会场。
坐在主位的高育良看到这一切,
脸上没什么表情。
换作从前,
他一定会当面斥责,但现在不一样了。
即便面对同样情形,如今的高育良只会认为
弟子自有他的安排,理所应当。
毕竟他现在的职位,也是祁同伟争取来的。
可以说,汉大帮名义上的掌门人虽是他,
实际操盘的,却是祁同伟。
这个弟子,远比他预想的更出色。
祁同伟在这种场合也很有分寸,
清楚自己的位置,该坐哪就坐哪,
绝不越界,不给人留话柄。
李达康坐在高育良一旁,同样观察着祁同伟。
显然,眼前的祁同伟
和他过去认识的那个人,已判若两人。
这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风厂那一夜?
不知不觉,李达康看着祁同伟出了神。
此时,坐在主位的高育良轻咳一声,
全场瞬间安静下来,高育良心道,这就是权力的滋味!
要是孙连城这样的干部多一些该多好!
“各位都是老熟人,
有些话我就不多说了。
在座都认识我,我在汉东这些年摸爬滚打,
各方面情况,我基本都有数。
大家也别客气,刘省长因个人原因未能到场。”
提前退休,我确实没料到。
组织上能给我这个机会,我本来以为只能回去养老了。”
听到这里,现场的官员们都配合地笑了笑。
高育良这样的大教授,讲话如此接地气,大家还是头一次见。
在场的人都觉得新鲜,这时候高育良的态度,无疑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他并不像老沙那样,新官上任就急于立威。
李达康在台下顺势接过话:“高省长这话说得实在,我们做政府工作,首要就是接地气。
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明白我们的用心,我们才能更好回应他们的期待,推动工作开展。”
此时的高育良,感觉全身毛孔都舒展开了。
这个李达康,过去和他搭班子时处处较劲。
当年在林城,高育良任书记,李达康当市长,两人闹得不可开交,至今互相看不顺眼。
而如今,他当上省长后,李达康立刻让他领略了权力的分量——那个原本桀骜不驯的李达康,如今温顺得像只绵羊,顺着他的话往上爬。
不得不说,秘书出身的李达康确实会说话,那几句奉承,听得高育良心里舒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