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夜,林杰再没合眼。苏琳那句“病历是假的”像一根针,扎在他的神经上。他反复推敲着王保田这个病例,以及与之相关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
天快亮时,一个清晰的念头浮现在他脑海里——这会不会是一个针对他的陷阱?
理由呢?
自己之前扳倒了李为民,相当于断了张洪斌一臂。张洪斌那边绝不会善罢甘休。明着打压,有院长看着,可能不太方便。那来暗的呢?
如果能在医疗问题上抓住自己的把柄,比如“用药不当导致病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那将是对他最致命的打击。不仅能轻易毁掉他的职业生涯,连院长也保不住他,甚至可能被牵连。
王保田,这个看似普通却透着古怪的老病人,就是一个绝佳的“道具”。他频繁入院,病情“凶险”,对“利喘灵”有“特效”。如果在他林杰当班的时候,王保田再次“准时”发病,而自己按照“惯例”使用了“利喘灵”,之后病人却出了意外……那么,所有的矛头都会指向他。病历是精心准备过的,显示他一直用这个药效果良好,你林杰用了就出事,不是你的责任是谁的责任?到时候,呼吸内科的杨医生、吴副主任,甚至急诊科的孙护士长,都可能成为指证他的“证人”。
那个药代的小动作,孙护士长的异常,呼吸内科医生的牵扯……所有这些碎片,在这一刻被这个假设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阴毒的计策。
苏琳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得知了这个阴谋,或者至少察觉到了王保田病历有问题,所以才冒险深夜来电示警。
想通了这一层,林杰背后惊出了一身冷汗。好狠的手段!杀人不用刀,直接利用医疗规则和病人生命来构陷!
愤怒之后,是极致的冷静。既然知道了对方的剧本,那这出戏,就不能按照他们的导演来演了。
他将计就计。
早上交班时,林杰神色如常,甚至带着一丝夜班后的疲惫。他像往常一样汇报了夜班情况,提到王保田已从ICU转回呼吸内科,病情稳定。
赵建明听着,没什么表示,只是惯例问了几个其他危重病人的情况。
交班结束,大家各自散去。林杰没有立刻离开,他走到护士站,对正在核对医嘱的孙护士长看似随意地说了一句:“孙姐,呼吸科那个王保田转回去了。这老爷子也真是不容易,每次来都那么凶险。”
孙护士长抬起头,脸上依旧是那副和气的笑容:“是啊,老病人了。不过这次恢复得还算顺利。”
“嗯,”林杰点点头,语气带着点年轻医生的“求知欲”,“我看了他之前的记录,好像每次用‘利喘灵’效果都挺明显的。这药在咱们科备着吗?下次要是再遇到类似的紧急情况,也好心里有数。”
孙护士长眼神微微一闪,笑道:“备是备了一些,主要是应对呼吸内科转过来的或者他们门诊收治的这类老病人。怎么,林医生对这个药感兴趣?”
“就是觉得效果挺奇特的,”林杰笑了笑,“毕竟价格不便宜,效果要是真那么好,也算物有所值。”
“进口药嘛,效果是还行。”孙护士长含糊地应了一句,低下头继续核对医嘱,似乎不想多谈。
林杰不再多问,转身离开了护士站。他刚才那番话,有两个目的。一是确认“利喘灵”在急诊科确有储备,而且是针对特定人群,这符合“陷阱”的设定——工具已经准备好,就等他这个“主角”上场了。二是故意表现出对“利喘灵”的“兴趣”,给对方一个错觉,认为他可能已经“上钩”,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会优先考虑使用。
这是一种心理暗示。
接下来一整天,林杰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他仔细处理每一个病人,但眼角余光始终留意着急诊科的入口和孙护士长的动向。
下午三点多,那个穿着藏青色西装的药代果然又出现了。他没有直接进急诊科,而是在外面的走廊上晃了一圈,打了个电话。
没过几分钟,孙护士长就从护士站走了出来,两人再次消失在消防通道的方向。
林杰不动声色,他需要找一个可靠的帮手。刘斌或许可信,但他态度暧昧,而且目标太大。他需要的是一个不那么起眼,但又足够细心、并且可能对孙护士长有所不满的人。
他的目光扫过护士站,落在了其中一个姓韩的年轻护士身上。小韩护士工作认真,性格有点直,前几天还因为领用耗材的事情被孙护士长当众批评过,当时眼圈都红了。
机会来了。林杰假装去治疗室取东西,路过小韩护士身边时,她正在整理输液卡。
“韩护士,”林杰压低声音,语气严肃,“帮个忙。”
小韩抬起头,有些疑惑地看着他。
“盯着点孙护士长和外面那个穿蓝西装的药代,”林杰语速很快,但清晰,“如果他们等会儿有什么东西交接,或者孙护士长拿了什么药特意放在某个地方,你留意一下,别声张,事后告诉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