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半梦半醒、意识混沌之际,贴身放置的加密通讯器,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几乎微不可闻,却如同九天惊雷般炸响在我灵魂深处的提示音!不是常规的语音呼叫,而是最高优先级的、来自“渊默”的、经过多重加密的脉冲信息!
我猛地睁开双眼,几乎是凭借着在无数次生死边缘磨砺出的本能,一把抓过通讯器,指尖因过度用力而瞬间失去血色,变得惨白。心脏在胸腔里疯狂地、失序地擂动,猛烈地撞击着肋骨,仿佛下一秒就要破膛而出!
信息经过设备自动解密,内容极其简短,只有一行冰冷的文字,却蕴含着足以改变一切的热量:
“‘钥匙’已成功触碰‘锁芯’。‘星尘’开始向‘银河’汇聚。第一阶段,完成。”
成功了!
“潜蛟”小组成功了!他们不仅成功抵达了绝对机密的“深海”隐藏点,并且,“钥匙”这位顶尖的硬件专家,成功地从王振雄那台特制的笔记本电脑和张海那锈迹斑斑的存储盒中,完整地、无损地提取出了比特级的原始数据镜像!我们拿到了!我们终于拿到了足以撬动那座由权力和罪恶浇筑的堡垒的最关键、最坚硬的砖石!
一股巨大的、几乎让我瞬间晕厥过去的洪流般的解脱感,猛地冲垮了我强行构筑的所有理智堤防。我感觉眼眶一阵难以抑制的湿热,视线迅速变得模糊。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煎熬,左腿伤口反复发作、噬骨钻心的剧痛,精神上承受的、足以压垮任何常人的极限压力……在这一刻,仿佛都找到了它们的意义和价值,得到了最丰厚的报偿。我们拿到了!父亲,杨叔叔,你们看到了吗?我们拿到了!
但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仅仅标志着第一阶段的胜利!“星尘”开始向“银河”汇聚……这意味着,“渊默”已经根据“潜蛟”通过某种我未知的、绝对安全的方式传回的成功信号(或是确认指令),向所有处于深度静默的“存储节点”,发出了最终的数据汇聚指令!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我完全忘记了持续的低烧和伤病的折磨,全部的感官、所有的注意力,都如同被无形的丝线牵引,死死地凝聚在陈曦那边可能传来的任何一丝信息上。我知道,此刻,那些散落在全国各地、隐匿于茫茫人海中的“星尘”们,正在被这终极指令悄然激活。他们自身依然静止不动,但他们身上承载的那些至关重要的数据碎片,正通过“渊默”和陈曦联手构建的那张全新的、短程的、区域化的、更加隐蔽的“暗流”网络,开始向着最终的目的地——部里X技术鉴定中心那台处于绝对物理隔离状态的特定解码服务器,代号“银河”——进行最后的、也是最危险的冲刺。
这个过程,将是完全自动化的,由预设的、极其复杂的算法和通讯协议驱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干预和因此可能带来的暴露风险。但我的心,依然如同被放在烧红的铁板上反复炙烤,充满了难以言喻的焦灼与期盼。
“陈曦,‘星尘’汇聚进度如何?有任何异常吗?”我几乎每隔十几分钟,就要忍不住对着加密麦克风询问一次,尽管我深知这种询问在技术层面毫无意义,甚至可能干扰她高度集中的监控工作。
“林峰,保持冷静。信任我们的系统和预案。”陈曦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绝对的专注与冷静,“汇聚协议已按计划启动,多路数据流正在多个并行加密信道中稳定传输。传输速度受到当前复杂网络环境和主动安全规避策略的影响,存在波动,但整体趋势平稳,未发现被干扰或劫持的迹象。我正在实时监控所有数据流的完整性和二次哈希校验值,目前……一切参数正常。”
一切正常。这四个字,在此刻,胜过世间一切雄辩的乐章,如同一股温润的泉水,滋润着我干涸焦灼的心田。
时间,就在这种极致的期盼与克制中,一分一秒地过去。窗外的天色由沉沉的墨黑,逐渐转为静谧的深蓝,东方天际线上,又艰难地透出些许苍凉的鱼肚白。沉睡的城市轮廓,在寒冷的晨曦中渐渐清晰起来。而我,仿佛一个等待最终宣判的囚徒,在希望与恐惧并存的纤细钢丝上,摇摇欲坠,全凭意志力支撑着最后的平衡。
突然,陈曦的声音再次响起,清晰地穿透了黎明前的寂静。这一次,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几乎无法被仪器捕捉的、细微的、却真实存在的、如释重负的颤抖:
“林峰……‘银河’服务器系统反馈!数据碎片接收完成度……已达到百分之九十二!超过预设的百分之九十最低还原阈值!系统自动确认……完整证据数据包,解密与重组程序……已自动触发!”
成了!
真的成了!
超过百分之九十二的碎片成功穿越重重阻碍,安然抵达终点!这意味着,即使有部分“星尘”因为各种我们已知或未知的原因(其中很可能就包括那枚依旧被困在G市地铁站、命运未卜的E-4碎片)未能成功传递,我们依然拥有了足以还原出完整、无损、具备无可辩驳法律效力的终极证据数据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