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重要会面
“早期资产梳理”项目的权限,如同潘多拉魔盒的钥匙,在“压力测试”成功的嘉奖令下达后,悄无声息地汇入了我的 Level 7 访问密匙之中。那标记着“历史档案 - 受限访问”的加密区域,不再只是一串灰色的、无法点击的目录,其表层防御已然对我撤开,露出了里面幽深曲折、尘封多年的数据迷宫。
然而,就在我准备将全部精力投入这片可能埋藏着“伯爵”与父亲过往的废墟时,一纸来自“山魈”的直接指令,如同冰冷的铁钳,强行扭转了我的方向。
指令内容简洁、冷酷,带着不容置疑的优先级:“‘幽灵通道’首航及压力测试表现获得认可。现委派你作为集团代表,参与与‘缅北黎明’武装势力的首次大宗货物直接交易会面。地点:K-73边境缓冲区。时间:四十八小时后。目标:确立长期供应协议,评估对方实力与可靠性。授权:全权处理谈判事宜,可调用必要安保及资源。过程记录,实时回传。”
“缅北黎明”……这是一个近年在金三角地区迅速崛起的、带有浓厚地方民族色彩的新型武装贩毒集团。他们以手段狠辣、行事诡秘、且对传统毒品分销网络造成巨大冲击而闻名。集团高层,尤其是“山魈”,显然已经不满足于通过层层中间商获取原料,意图与这种源头性势力建立直接、稳固的联系,以降低成本,增强供应链的“韧性”。
派我前往,理由充分:我主导的“幽灵通道”证明了集团强大的运输与隐匿能力,我是展示肌肉的最佳人选;我“算盘”系技术官僚的背景,相较于“黑隼”那样的纯粹行动派,更能体现集团“现代化”、“专业化”的一面,更容易与这类寻求“转型升级”的新型武装势力沟通;更重要的是,这次会面本身,就是一次对我忠诚度、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的终极实战考核——在完全脱离基地掌控的蛮荒之地,面对一群杀人不眨眼的亡命之徒,我能否守住集团的底线,带回有价值的情报,甚至……能否活着回来。
这是一次机遇,直面集团核心毒品交易,必然能接触到更上游的犯罪网络信息;但这更是一个巨大的、散发着血腥气的陷阱。K-73缓冲区,那是三不管地带,火并、黑吃黑如同家常便饭。“缅北黎明”是敌是友尚未可知。“黑隼”派系绝不会甘心让我独揽如此重要的外交成果,必然暗中作梗。而那个未知的第三方,是否也会嗅着这场交易的血腥味,悄然现身?
没有时间犹豫,更没有理由拒绝。我立刻从“早期资产”的数据泥潭中抽身,投入到这场更为急迫、更为危险的现实博弈中。
准备工作在高度保密和极度效率下展开。我以 Level 7 权限,调取了所有关于“缅北黎明”的已知情报——其首领代号“梭温”,前政府军低级军官出身,性格多疑残暴但重视利益;其控制区域位于缅北一片地形复杂的雨林山区,拥有多个分散的、小型化的古柯碱提炼作坊;他们与周边其他武装势力关系紧张,急需稳定的出货渠道和更高的收购价格以购买军火,扩张地盘。
我精心挑选了随行人员。安保队长,我指定了之前在中转站事件中表现冷静、属于“算盘”直系的那支应急小队的负责人,代号“岩石”。他话不多,但执行力极强,眼神里透着经历过生死考验的沉稳。同时,我“主动”向“黑隼”提出,需要他派出一支精干的小队,负责外围警戒和接应,“以示集团内部团结,并借助其丰富的边境作战经验”。
“黑隼”果然派来了“毒刺”和他手下最精锐的几个人。我知道,他们是监视,是掣肘,也可能是在关键时刻,从背后射来的子弹。
四十八小时后,我们一行人,乘坐经过伪装的、喷涂着某国际援助组织标志的越野车,颠簸在通往K-73缓冲区的泥泞土路上。车窗外,是郁郁葱葱、仿佛无边无际的热带雨林,空气中弥漫着湿热的水汽和植物腐烂的浓郁气息。偶尔能看到被遗弃的村寨残骸,以及远处山峦间隐约升起的、并非炊烟的黑色雾霭。
“岩石”坐在副驾驶,目光锐利地扫视着道路两侧的密林,手指始终没有离开扳机护圈。“毒刺”和他的手下坐在后面一辆车上,通过加密频道不时传来一些看似正常、实则充满挑衅意味的“路况汇报”。
我的内心,如同这窗外看似生机勃勃、实则杀机四伏的雨林。表面上,我闭目养神,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敲击着,模拟着可能遇到的谈判场景和应对策略。暗地里,我的每一个感官都已提升到极致,捕捉着风中任何一丝不寻常的声音,分析着“毒刺”每一句汇报背后可能隐藏的意图。
约定的会面地点,是一处位于半山腰、早已废弃多年的、殖民时期留下的橡胶种植园管理站。几栋腐朽的木屋掩映在疯狂滋生的藤蔓之中,只有主屋似乎被粗略地清理过,门口站着几个穿着杂乱军装、手持AK系步枪、眼神麻木而凶狠的士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