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意外保护
“鹞鹰”账户如同一面照妖镜,映照出集团内部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与人性深渊。林野行走其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他谨慎地处理着每一笔流向“黑隼”关联势力的模糊款项,既不完全屈从于威胁而放弃监管职责,也不过于强硬地触碰对方的底线。他将自己牢牢定位在一个“忠于流程、敬畏规则、但懂得变通”的技术官员角色上,每一次向“算盘”提交的周报,都像是一次精心编排的走钢丝表演,既要指出问题,又要将决策的雷管巧妙地交还给上方。
他本以为这种危险的平衡会持续很久,直到某一方失去耐心,或者他自己出现无法弥补的失误。然而,命运的戏剧性再次降临,以一种他完全未曾预料的方式。
事情的起因,源于一笔看似普通的支付。这笔款项从“鹞鹰”流出,目的地是境外一家声誉卓着的儿童慈善基金会,备注为“定向捐赠”。金额不算特别巨大,但支付频率稳定,与“鹞鹰”账户通常处理的肮脏交易格格不入。起初,林野以为这又是某种更高级的洗钱手段,或者是某个高层头目用以粉饰门面的伪善之举。他例行公事地将其标记,准备在周报中提及。
然而,在进一步追溯这笔款项的历史记录时,一个极其隐蔽的关联引起了他的注意。通过交叉比对数年前的一些零散信息和加密备注,他震惊地发现,这个慈善基金会的长期资助对象中,有一个位于瑞士的特殊疗养中心,而该中心唯一登记在案的一个长期住院者,其姓名缩写与出生日期,竟与内部绝密档案中记载的、“算盘”早已因先天重疾而被家族对外宣称“早已离世”的独生女儿完全吻合!
这个发现让林野瞬间屏住了呼吸。他立刻意识到,这绝非简单的慈善,这是“算盘”内心深处唯一一块柔软、干净,不容任何人触碰的禁地!是他在这无边黑暗中,为自己保留的最后一点人性的微光。这笔“定向捐赠”,是维持他女儿生命的唯一希望,也是他内心深处与这个罪恶帝国保持的最后一丝疏离的证明。
这个秘密太过沉重,也太过致命。一旦泄露,“算盘”将瞬间从掌控全局的棋手,变成一个可以被任何人要挟的脆弱父亲。集团内部,尤其是与他明争暗斗的“黑隼”,绝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几乎就在林野发现这个秘密的同一时间,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席卷了财务部的数据库。一场源自外部的、极其隐蔽的高级持续性威胁攻击,绕过了多层防火墙,目标直指“鹞鹰”账户的核心交易记录。安全团队措手不及,大量加密数据流面临被截获和解密的风险。
刺耳的警报声响彻基地。老刀脸色铁青,对着通讯器咆哮。“导航员”飞快地敲击键盘,试图追踪攻击源。整个核心区域乱成一团。
林野坐在自己的终端前,看着屏幕上疯狂跳动的警报信息和试图渗透的数据流,大脑在瞬间做出了判断。攻击者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鹞鹰”。他们想得到什么?是那些保护伞名单?还是“黑隼”的违规证据?亦或是……“算盘”那个绝对不能曝光的秘密?
无论是什么,一旦“鹞鹰”的完整数据库被攻破,所有秘密都将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届时,不仅集团内部会陷入血腥清洗,外部警方也可能提前收网,打乱所有部署。更重要的是,“算盘”女儿的安危将岌岌可危!
他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至少,不能允许那个关于小女孩的秘密被泄露。这不仅仅是出于同情,更是一种冷酷的战略判断——“算盘”现在不能倒!一个稳定的、需要依靠这条隐秘渠道维持女儿生命的“算盘”,远比一个被逼到墙角、可能做出任何疯狂举动的“算盘”,更符合他长期潜伏的利益。
时间紧迫!林野的手指在键盘上化作残影。他绕开了陷入混乱的通用防御系统,利用自己这段时间对“鹞鹰”账户底层架构的深入了解,编写了一段极其危险的应急代码。这段代码的作用并非全面防御,而是进行 “精准数据湮灭”——它像一把手术刀,专门针对那些涉及“算盘”女儿疗养中心和慈善基金会的所有关联交易记录、IP日志、加密密钥碎片,进行不可逆的彻底覆盖和清除。同时,代码还伪造了一系列指向几个无关紧要的废弃皮包公司的虚假数据流,用以迷惑攻击者,制造数据已被成功窃取但价值不大的假象。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举动。在如此高级别的网络攻击中进行单点数据清除,就像在洪水中试图精确抽干一瓢水,成功率极低,且极易被内部监控系统发现异常。但他别无选择。
代码注入,执行。屏幕上,代表目标数据区块的光点一个接一个地熄灭,如同被精准掐灭的蜡烛。与此同时,伪造的数据流如同诱饵,成功地吸引了大部分攻击火力。外部攻击似乎认为主要目标已经达成,或者遇到了更棘手的反向追踪,数据洪流的冲击开始减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