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口,江面开阔,水势浩荡。
尚未靠近船厂,空气中已然弥漫开一股混杂着桐油、木材、铁锈与汗水的气味。视线所及,江岸旁坞渠纵横,如同巨兽的爪痕深深嵌入大地。数以百计的船台、作坊、料场沿江铺开,鳞次栉比,望不到尽头。号子声、锤凿声、锯木声、拉纤的呼喝声……种种声响交织成一片震耳欲聋的轰鸣,扑面而来,带着一种原始而磅礴的力量感。
这里,就是大明帝国雄心与力量的具象,是即将远航西洋的巨舰诞生的子宫。
杨士奇的马车在船厂外围的官署前停下。他甫一下车,便见一群身着各色官袍的吏员早已等候在此。为首一人,约莫五十余岁,面色红润,身材微胖,穿着工部主事的绿色官袍,未语先笑,快步迎上前来,姿态放得极低:
“下官龙江宝船厂提举司主事,王焕,恭迎杨巡阅!巡阅一路辛苦!”
他身后,船厂各作(作坊)的管事、工头、乃至户部派驻核算钱粮的官员、兵部负责监造军械的属吏,林林总总数十人,纷纷躬身行礼,目光却如同探针,悄无声息地在这位名声在外却品阶不明的“巡阅使”身上扫视。
杨士奇面色平静,微微颔首:“王主事不必多礼,诸位辛苦。本官奉旨前来,只为协理督察,望诸位同僚依旧各司其职,勿因杨某而至公务懈怠。”
他语气温和,却自带一股不容置疑的沉静力量。目光扫过众人,在几个眼神闪烁、或面露倨傲的官员脸上略一停留,便已心中有数。
王焕连声道:“不敢,不敢!巡阅使代天巡狩,下官等自当竭力配合!”说着,便要领杨士奇前往早已备好的、位于船厂核心区域的一处清雅院落。
“不忙,”杨士奇摆了摆手,“先不去值房。王主事,且带本官去各处走走,看看。”
王焕一愣,随即笑道:“巡阅使车马劳顿,不如先歇息片刻,容下官稍后为您详细禀报……”
“不必了。”杨士奇打断他,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一丝不容反驳的意味,“圣命在身,不敢耽于安逸。就从这最近的船台看起吧。”
王焕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脸上笑容不变:“是,是,巡阅使勤勉王事,下官佩服!请随下官来。”
一行人簇拥着杨士奇,走向最近的一处巨大船台。台上,一艘宝船的龙骨已然架起,粗大的巨木如同史前巨兽的骨架,巍然耸立,数百名工匠、役夫如同蚁群,在其间忙碌穿梭。
杨士奇看得极为仔细。他并非工匠,不通造船之术,但他懂得看人,懂得观势。他留意到,有些工匠动作娴熟,配合默契;而有些区域,则显得有些混乱,工头呼喝声不断,效率似乎不高。他还注意到,堆放一旁的某些木料,色泽、纹理似乎不尽相同,有些甚至带着未干透的水汽。
他并未立刻发问,只是默默记在心里。
随后,他又视察了帆索作坊、铁匠铺、漆作、桐油库等地。他问的问题不多,却往往切中要害。比如,询问某种特定规格的帆布库存是否充足,某种用于连接巨木的铁制构件锻造的工艺流程,乃至桐油的熬制火候与存储条件。
王焕跟在一旁,起初还能对答如流,但随着杨士奇的问题深入细节,他的额角渐渐渗出细汗,有些数据需要回头询问具体管事,有些流程解释得含糊其辞。
当杨士奇走到一处堆放缆绳的料场时,他停下脚步,随手拿起一捆标着“南洋特供”的棕缆,用手指捻了捻材质,又看了看标牌上的入库日期,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
“王主事,”他语气平淡地问道,“此批棕缆,入库已近半年,为何堆放于此,未见启用?可是有何不妥?”
王焕脸色微变,强笑道:“回巡阅,此缆……此缆质地坚韧,乃预备用于主桅关键之处,故而存放需格外谨慎,待其他部位缆绳配备齐全,方可动用。”
“哦?”杨士奇看了他一眼,没有继续追问,只是轻轻放下缆绳,仿佛随口一提,“本官观其他船台所用缆绳,材质似乎与此略有差异,还望主事确保各处用料,皆符合规制,勿要厚此薄彼才是。”
王焕连声应“是”,后背却已湿了一片。
傍晚,杨士奇终于来到为他准备的值房院落。院子清幽,陈设齐全,与外面喧嚣震天的工地恍若两个世界。
王焕亲自安排好一应食宿,又奉上厚厚一摞账册、文书,言辞恳切:“巡阅使,此乃船厂近年来一应支用、物料采买、工役调配记录,请您过目。下官必定全力配合,绝无隐瞒!”
杨士奇看着那堆积如山的文书,知道这里面既有待查的线索,也可能有精心准备的陷阱。他淡淡一笑:“有劳王主事了。文书暂且放下,本官自有查阅之时。今日劳顿,主事也请早些回去歇息吧。”
送走王焕一行人,院内终于安静下来。
杨士奇没有立刻去翻动那些账册。他独自站在院中,望着远处船台上如星火般点起的照明灯笼,以及更远处漆黑如墨的江面。
这龙江船厂,果然是一潭深不见底的浑水。王焕此人,表面恭顺,实则圆滑,背后不知站着哪路神仙。物料管理、工役调配,看似井井有条,细观之下,漏洞隐现。
那批“南洋特供”的缆绳,存放日久却不用,绝非王焕所说的“谨慎”那么简单。还有那木料、那铁器……处处都透着蹊跷。
他知道,自己这只“钦差”的到来,已经搅动了这里的平衡。明日的暗流,只会更加汹涌。
他回到书房,点亮油灯。没有去碰那些账册,而是铺开一张白纸,提笔蘸墨,凭借记忆,开始勾勒今日所见船厂的简略布局,并在几个关键位置——那处堆放可疑缆绳的料场、那几个效率低下的工区、王焕言语闪烁之处——做了特殊的标记。
灯光下,他的眼神专注而冷静。
这巡阅之路的第一步,他已踏出。接下来,便是抽丝剥茧,在这庞杂的喧嚣与看似合规的文书之后,找出那真正阻碍帝国巨舰起航的“暗礁”。
喜欢大明首辅:杨士奇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大明首辅:杨士奇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