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荒原最后的视野里,顾小夏的脸被铜印撕走,像一张湿纸被完整揭下。
黑暗骤然收紧,他被骨瓷莲花的花心吐进一条垂直井道。
井壁不再是骨片,而是一圈圈蒙皮鼓面。
鼓面由整张人皮鞣制,皮下嵌着暗铜环,环上系着细小铜铃。
坠落时,铜铃碰撞,发出低沉闷响——
咚、咚、咚——
每一声都与他心跳同频,像一面巨鼓在胸腔内被锤击。
坠落 27 米,李荒原摔进一张鼓面。
鼓面下陷,皮膜发出“嘭”一声巨响,震得耳膜发麻。
鼓面回弹,把他抛向半空,再落下,再回弹,像被无形之手反复击鼓。
三次回弹后,鼓面静止,李荒原趴在地上,听见自己心跳与鼓面共振——
咚、咚、咚——
声音在黑暗中来回折射,最终汇成一句低语:
“鼓声一响,命数已定。”
手电光扫过,李荒原看见一座巨大的圆形地宫。
地宫高 10 米,直径 30 米,穹顶悬挂 72 面人皮鼓,鼓面大小不一,最小的如碗,最大的如车轮。
鼓面由整张人皮鞣制,皮下嵌着暗铜环,环上系着细小铜铃。
鼓面中央,嵌着一枚骨瓷心脏,心脏每跳动一次,铜铃便发出清脆的“叮”声。
地宫地面,由 72 块圆形铜盘铺成,每块铜盘直径 1 米,盘面刻着北斗七星,星位被挖空,形成 7 个孔洞。
铜盘中央,摆着一面巨型鼓,鼓面直径 3 米,鼓身由整根股骨烧成,鼓槌悬在半空,鼓槌末端系着一根人发编成的绳索。
鼓面中央,嵌着一颗真人心脏,心脏每跳动一次,鼓面便发出低沉的“咚”声。
鼓槌旁,摆着一张骨瓷长案,案上摊着一本鼓谱,谱面用人血写成,字迹尚未干涸。
【齐守一手稿】
7.25 幽陵-7 层
我们七人进入冥鼓殿。
72 面人皮鼓对应 72 小时。
鼓面心跳每加快一次,便有一人失去心跳。
鼓槌末端系着人发,发梢连着我们的心脏。
鼓声一响,命数已定。
李荒原的腕表停在 00:00:00,表面却多出一条血线,血线 72 格,每格对应一面人皮鼓。
血线每爬一格,鼓面心跳便加快一次:
72 次/分 → 108 次/分 → 144 次/分。
鼓面心跳加快,铜铃便发出清脆的“叮”声,声音在黑暗中来回折射,最终汇成一句低语:
“鼓声一响,命数已定。”
李荒原抬头,看见鼓面心跳与铜铃声音完全同步,像一面巨鼓在胸腔内被锤击。
鼓面心跳爬到第 36 格,骨瓷心脏开始自行转动。
转动过程中,心脏表面浮现出一张人脸,人脸没有五官,只有轮廓,轮廓边缘渗出细小骨刺。
骨刺连成一片,发出密集的“咔哒”声,像无数细小关节同时错位。
李荒原伸手去摸,指尖碰到骨刺,骨刺瞬间变软,像活蛇一样缠上他的指节。
指节皮肤立刻出现淤青,淤青形状恰好是一朵骨瓷莲花。
鼓面心跳爬到第 48 格,72 面人皮鼓同时鼓起。
鼓面由整张人皮鞣制,皮下嵌着暗铜环,环上系着细小铜铃。
鼓面鼓起时,人皮被拉紧,皮下血管清晰可见,血管里流动着淡金色的光。
鼓面鼓起一次,铜铃便发出清脆的“叮”声,声音在黑暗中来回折射,最终汇成一句低语:
“鼓声一响,命数已定。”
李荒原抬头,看见鼓面鼓起与铜铃声音完全同步,像一面巨鼓在胸腔内被锤击。
鼓面心跳爬到第 60 格,骨瓷长案上的鼓谱开始自行翻动。
鼓谱用人血写成,字迹尚未干涸,翻动时血珠滚落,在案上凝成一朵朵细小血莲。
血莲迅速枯萎,变成黑色铜印,铜印字面:1978、1979、1980、1981、1982、1983、2024。
2024 年铜印字面空缺,像一张等待盖章的纸。
鼓面心跳爬到第 66 格,骨瓷鼓槌开始自行下落。
鼓槌由整根股骨烧成,槌头系着人发编成的绳索,绳索末端连着李荒原的心脏。
鼓槌下落一次,李荒原的心脏便剧烈跳动一次,像被无形之手反复锤击。
鼓槌下落速度越来越快,心跳也越来越快,最终达到 180 次/分。
李荒原的瞳孔开始扩散,嘴角渗出淡金色血珠,血珠落在鼓面上,凝成一朵骨瓷莲花。
鼓面心跳爬到第 72 格,骨瓷鼓槌最后一次下落。
鼓槌击中鼓面,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咚”。
鼓面由整张人皮鞣制,鼓槌击中时,人皮被拉紧到极致,皮下血管爆裂,淡金色血液溅满铜盘。
血液在铜盘上凝成一朵巨大骨瓷莲花,莲花中央嵌着一颗真人心脏,心脏每跳动一次,莲花便开合一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