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 《孙子兵法》
景仁宫耳房的烛火摇曳,将李婉晴沉静的身影投在墙壁上,忽明忽暗。桌面上,【无名古医案残卷】摊开,旁边散落着几味她从太后私库和太医院边角料中精心挑选出的药材:颜色暗沉、质地酥脆的【苏合香碎末】,几片干枯蜷曲、散发着微弱辛辣气的【蛇床子】,还有一小包色泽暗红、触之细腻的【朱砂粉】——这是她从丹房废弃药渣中小心筛捡出来的,杂质较多,药力却依旧燥烈。
【系统提示:环境静谧,适合进行【精密策略制定】与【药材处理】。】 【校长评语(战前准备):哦?开始备料了?苏合香、蛇床子、朱砂…啧啧,都是古医案里提过的老熟人啊!你这是要给华妃的‘恩宠’加加料?胆子够肥,心思够毒!我喜欢!】
脑海中,来自御茶膳房小太监和扫地老太监的信息碎片不断回响: “娘娘想试着调新香…” “香气怪浓的,有时冲鼻…” “离了那香味就心慌气短…” “每月总有那么一两次,是个面生的小太监低着头送东西进去…”
这些碎片,与古医案中的记载交织,在华妃与欢宜香之间勾勒出一条清晰却扭曲的纽带:依赖、不满、挣扎。皇帝用这毒香牢牢控制着她,而她自身的抗拒与渴求,则成了这条控制链上最易撬动的裂痕。
直接下毒?不可能。欢宜香由颂芝、周宁海亲自看管,皇帝的神秘特使定期补充,防守严密如铁桶。 破坏香源?更愚蠢。那会立刻引来灭顶之灾。
唯一的办法,是“帮助”华妃“改善”她不满意的香。在她自己尝试调整(加入龙涎香)却失败之后,在她对那气味既依赖又烦躁的矛盾心态下。
李婉晴的目光落在那些药材上。【医术】属性让她精准地把握着它们的药性:苏合香,开窍辟秽,但其气窜烈,过量易令人心神不宁;蛇床子,温肾助阳,性极燥热,能加剧虚火;朱砂,镇心安神?不,在此处,它微量的汞毒将通过呼吸缓慢侵蚀,叠加在原有欢宜香的毒性之上。
她不需要完全复制欢宜香,那不现实。她只需要制作一种“添加剂”,一种气味与欢宜香基底略能融合,但其燥烈之性远胜龙涎香,能 subtly (不易察觉地) 加剧华妃现有症状的“辅料”。
【系统提示:进行【医术】应用判定… 成功!成功设计出【拟态增效剂】配方(基于苏合香、蛇床子、朱砂),旨在加剧躁怒、虚火及神经毒性。】 【校长评语(科学下毒):优秀!不是粗暴替换,而是精准增效!利用原有毒性基础进行放大!你的【医术】在这里发挥了堪比化学家的作用!华妃只会觉得香更‘够劲’,却不知是催命符加速了!】
计划的核心在于投放。那个每月一两次、低头送东西的“神秘小太监”是关键。但李婉晴绝不会自己去接触这条皇帝的直接管线,那等于自投罗网。
她的目标是内务府香药库那个曾被【紫霞玉佩】吓破胆的小太监——王宝。他是最合适的人选:职位低微,能接触香料流转;胆小怕事,易于控制;且有把柄在她手中(曾私自透露信息)。
她需要王宝做的,并非替换欢宜香,那会立刻暴露。而是在下一次皇帝的特使送来新一批欢宜香原料或成品之后,翊坤宫可能再次因“香气不足”或“娘娘想微调”而来领取某些常见辅料(如之前领取龙涎香)时,将她特制的这份“增效剂”,混入其中某一种辅料里,一同送入翊坤宫。
华妃自己都想调香,她的手下领取辅料合情合理。而一次领取多种香料,混入一点“不起眼”的新东西,很难被察觉。即便日后出事,追查起来,也只会查到华妃自己头上——是她自己不满恩赐,私自添换香料,才导致身体不适!
【系统提示:进行【权谋】策略判定… 成功!成功制定【移花接木】计划:利用华妃自身行为掩护,通过收买底层太监投毒,祸水东引。】 【校长评语(完美嫁祸):妙啊!真是妙啊!让华妃自己给自己下毒!皇帝知道了都得气笑!你的【权谋】已经点亮了‘借刀杀人’和‘祸水东引’双技能!王宝这颗棋子,该动一动了。】
李婉晴开始动手。她将苏合香碎末研磨得更细,蛇床子焙干捣成粉,与那少量朱砂粉极其小心地混合均匀。她不敢多用朱砂,以免颜色或气味过于异常。最终得到的是一小撮色泽暗红偏褐、气味辛辣微冲的粉末。她将其分成三份,用油纸包好。
接下来,便是寻找时机,再次“拜访”王宝。
机会来得很快。两日后,李婉晴通过旁敲侧击得知,翊坤宫果然又遣人去香药库领了一批蔷薇露和定量的龙涎香(看来华妃仍未放弃调香的念头)。她算准时间,在王宝下值回住处的僻静宫道旁,“偶遇”了他。
王宝见到她,如同见了鬼,脸色瞬间煞白,下意识就想跑。 “王公公。”李婉晴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冷意,“近日可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