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三刻,宫门洞开。
萧辰身着特赐的贡士礼服,立于待漏院中。
晨曦微露,映照着汉白玉广场,也映照着身边数十位同样紧张而又期待的新科贡士。
今日,便是决定最终排名的殿试。
经过昨夜风波,他眼神愈发沉静,气息内敛如深渊。
混沌锻体术的修炼,加上三凤暗助化解危机,让他的精气神处于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
钟鸣九响,百官依序入殿。
贡士们紧随其后,踏入那庄严肃穆的金銮宝殿。
比起上次被特旨召见,此番心境又有不同。
上次是风暴中的孤舟,此番,他已是能引动风云之人。
高踞龙椅的女帝凤倾凰,依旧冕旒遮面,威仪莫测。
但萧辰帝经感知中,那珠帘之后的目光,似乎在他身上多停留了一瞬。
繁琐的礼仪过后,内阁首辅墨渊亲自捧出考题卷轴,当众展开。
“殿试策论题——论当今国策之得失与革新方向!”
题目一出,不少贡士暗自倒吸一口凉气!
这题目看似寻常,实则空泛宏大至极,包罗万象!
说“得”,难免有歌功颂德之嫌,流于空谈;论“失”,则极易触怒天威,引火烧身;谈“革新”,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分寸极难把握!
这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
一时间,殿内只闻沉重的呼吸声和纸张翻动的轻响。
有人蹙眉苦思,有人冷汗涔涔,有人已开始提笔,却久久无法落下。
萧辰闭目凝神一瞬,旋即睁开,眼中已是一片清明。
帝经超频推演,启动!现代政治经济学精华,融合!
脑海中,帝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将大胤王朝当前的国力、民生、吏治、军备、财政等海量信息进行数据化分析、建模、推演!
同时,无数关于制度、经济、教育的现代理论精髓,被去芜存菁,巧妙地与当前时代背景融合!
他提起御案上那支狼毫笔,蘸饱了浓墨。
落笔!
没有寻常策论的开篇客套与华丽辞藻,首句便石破天惊:
“臣以为,国之强弱,不在疆域之广袤,不在甲兵之锋利,而在民力之厚薄,制度之优劣,风气之开闭!”
直接点出“民力”、“制度”、“风气”三大核心,将论述拔高到国本层面!
第一部分:论得失——数据为基,直言不讳
他并未一味颂圣,而是借助帝经推演出的精确数据(巧妙修饰出来源),指出当前国策三大“潜藏之失”:
一曰“取民无度”,苛捐杂税叠加,底层百姓不堪重负,看似国库充盈,实则竭泽而渔;
二曰“用人唯亲”,科举虽存,然门阀裙带之风未绝,寒门难晋,英才埋没;
三曰“重农抑商过甚”,商业流通受阻,民间活力被压制,犹如活水成死潭。
每一条,皆以看似“合理推测”实则精准无比的数据和案例支撑,言之有物,鞭辟入里,让想反驳的人都一时找不到切入点。
第二部分:倡革新——三大胆略,惊世骇俗
紧接着,他笔锋一转,提出三大革新方向,这才是全文真正的核心与精华!
一、有限皇权与贤臣共治(内阁责任制雏形)
“陛下日理万机,纵天纵英明,亦难免精力有逮。臣冒死进言,当设‘内阁’,择德才兼备之重臣入值,协理政务,票拟批答。
陛下则垂拱而治,总揽大纲,核查得失。
如此,既能集众智,提高政事效率,亦可避免权柄下移奸佞之手,乃‘圣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之真义也!”
此论简直胆大包天!竟敢提议分皇帝之权!
殿内瞬间一片死寂,不少老臣脸都白了!
靖王眼中闪过一丝狂喜,等着看萧辰如何触怒天威!
然而萧辰论述极其巧妙,将“分权”包装成“集众智”、“协理”、“避免奸佞”,核心仍是维护皇权,为君分忧,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
二、阶梯税制与宏观调控
“今税制,贫富同率,实为不公。
臣请行‘阶梯税制’,家资愈厚,课税愈重;田产寡薄者,则可减免。
同时,朝廷当设立‘平准仓’,丰年收储,灾年放粮,平抑物价;亦可设立专项基金,引导鼓励农桑、工匠创新,此谓‘宏观调控’,可免市场无序动荡,藏富于民。”
这一条,引入了现代税收公平理念与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听得户部官员目瞪口呆,细细思量却又觉得大有道理!
三、基础教育与科技兴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臣请于各州县广设‘蒙学’、‘县学’,束修从廉,乃至免除,使寒门子弟亦有书可读!
不止教授经义,更当引入算学、格物(基础科学)、农工技艺等实用之学!
民智开,则国力自强;技艺精,则百业兴旺。此乃固本培元,强国之基!”
这是从根本上动摇士大夫的垄断地位,但提出的“强国之基”口号,又让人难以直接反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