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新之策?
非小修小补,需破而后立!
帝经结合现代军事后勤的“分级管理”、“专业化分工”理念,结合现代农业的“集约化生产”、“技术推广”思维,一个超越时代的方案雏形,在萧辰脑海中飞速构建成型:
一、理清产权,分级管理!
核心军镇周边战略要地,设“直隶军屯”,由朝廷派专员(非世袭军官)严格管理,采用新式农具(曲辕犁!),推广良种,精耕细作,保障核心军需!
二、引入商屯,以商补军!
鼓励商贾于边镇外围、运输便利处投资“商屯”,种植经济作物或普通粮草,与军方签订长期保价收购契约!
商贾逐利,效率更高,可大大缓解军屯压力,更可活跃边镇经济!此乃将金鸽儿“预售新犁”模式放大至军国层面!
三、改革军户,募兵精练!
逐步取消世袭军户,改为招募健儿为“职业屯田兵”,给予优厚粮饷和上升通道,专司直隶军屯生产!
作战部队则另募精兵,专司训练与征战!兵农分离,各司其职!
四、严明考成,重奖重罚!
对管理屯田之官员,定下明确产量、开垦指标,严行考成法!
达者擢升重赏,怠惰贪墨者,严惩不贷!以雷霆手段,行菩萨心肠!
思路如江河奔涌,贯通无碍!
萧辰猛地睁开眼,精光四射!再无半分迟疑,提笔蘸墨!
手腕虽因虚弱而微颤,落笔却如千钧之重,力透纸背!
“臣闻: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戎之根本,在粮秣之充!今边镇军屯,积弊如山,非刮骨无以疗毒,非破网无以清源!
请陈革新三策:一曰分田定责,固本培元;二曰引商入屯,开源活水;三曰兵农异途,各尽其用…”
开篇直指核心,气势磅礴!
随后条分缕析,将“分级管理”、“商屯互补”、“兵农分离”、“严明考成”四策娓娓道来,环环相扣,逻辑严密!
每一策皆引经据典,切合时弊,更融入了超越时代的理念(尤其是“商屯”之策,可谓石破天惊!),既大胆创新,又兼顾了可操作性!字字珠玑,句句见血!
既有古之名臣的厚重风骨,又有洞穿迷雾的真知灼见!
笔走龙蛇,文不加点!
萧辰完全沉浸在帝经构筑的思维殿堂之中,忘记了身体的疲惫,忘记了考场的喧嚣,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他仿佛化身为执掌乾坤的巨擘,在方寸稿纸之上,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陈文彦正写到兴头上,堆砌着华丽的辞藻和生僻的典故,眼角余光瞥见萧辰那奋笔疾书、仿佛不知疲倦的模样,心中那点得意瞬间被一股强烈的不安取代!
萧辰…他怎么可能写得这么快?怎么可能如此专注?
他忍不住侧目偷窥,当看到萧辰卷面上那力透纸背的字迹和条理清晰、锋芒毕露的论点时,一股寒意瞬间从脚底直冲头顶!
那文章…那气势…远非自己堆砌辞藻的“雄文”可比!
“不!不可能!”
陈文彦心中狂吼,怒火瞬间吞噬了理智!
他猛地用笔杆重重一敲自己的砚台!
“啪!”
一声脆响在寂静的考场中异常刺耳!墨汁飞溅!
“哎哟!”
陈文彦故意发出一声夸张的痛呼,吸引了附近号舍和巡考学官的注意!
他捂着“被砸到”的手腕(实则毫发无损),一脸痛苦地看向萧辰的方向,眼神中充满了暗示性的控诉!
他就是要制造动静,打断萧辰那可怕的文思!哪怕自己受点申饬也在所不惜!
这一声异响,果然让巡考的学官皱眉看了过来。考场中不少士子也被惊动,纷纷侧目。
萧辰的笔锋,在陈文彦敲击砚台的瞬间,极其轻微地顿了一下。
帝经的推演金光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湖面,微微荡漾。
然而,仅仅是一瞬!那浩瀚深邃的金光便重新稳固!
萧辰甚至没有抬头看陈文彦一眼,只是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避开了飞溅过来的几点墨星,笔下的文字依旧如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滞涩!
那份专注与定力,仿佛周遭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
陈文彦看着萧辰那无动于衷、依旧沉浸在书写中的侧影,看着他笔下源源不断流淌出的、仿佛蕴含着无穷智慧的文字,一股绝望的无力感和滔天的嫉恨,如同毒蛇般狠狠噬咬着他的心脏!
他脸色瞬间惨白如纸,身体控制不住地颤抖起来,手中的笔,“啪嗒”一声掉落在考卷上,污了一大片墨迹…
放榜之日。
贡院外的照壁前,早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无数双眼睛,带着期盼、焦虑、渴望,死死盯着那面尚被红绸覆盖的巨大墙壁。
衙役持棍肃立,维持着秩序,但空气中弥漫的紧张与躁动,几乎要冲破云霄。
萧辰并未挤在人群最前方,而是在稍远处一棵古槐树下静静伫立。
枭如同铁塔般护卫在侧,隔绝了大部分探寻的目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