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府地处西北,名山大川无数。人们熟知的秦岭、华山、太白山、岐山等均处陕府。会平县也有一座山,当地人称之为庙山,山体没有华山那么高大,只能算得上一座小山峰,不过庙山脚下还有一条河,大概是黄河的一条小支流,当地人一般称厉河。有了水流的滋养,夏季的庙山郁郁葱葱,别有一番风景。当地富户也喜欢来此处游玩,很多手艺人都喜欢来此处摆摊,每回都赚的不错。
很早之前林璟宣就听过庙山,不过这来县城都快一年了,自己倒是从未去过,今日正好游玩一番,为了彻底放松,林璟宣都没有带笔墨啥的,只带了点吃的和水。有的县学同窗把自己的书箱都背上了,看着都沉甸甸的。
众人沿着出城的方向一直走,大概半个时辰后就到了庙山山脚下,一条小河蜿蜒而过,如今正是黄河的汛期,河里面的水也有点偏黄。林璟宣前世看过枯水期的黄河,很是清澈,在此之前,他还以为黄河一直都是黄色的呢。
岸边也有垂钓的老者,林璟宣看了一会,对方还真钓上来一条鲤鱼呢,后世的黄河鲤鱼很是鲜美,想来如今的做出来也是不差的。
沿着小河稍微往里走走,就能看到庙山的入口,周围两边都是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郁郁葱葱。进山的路经过时间的打磨变得很是平整,有些路还是用石板铺的,走起来并不费劲。
大家都是书生打扮,在人群中很是惹眼,路过的行人都会回头观望,这时大家都会挺起胸膛,很是骄傲。有经过的姑娘们看见长得俊俏的书生还会脸红,这时等姑娘走过之后,被盯着看的那名学子就会收到周围人的起哄,不过这也是自己魅力的一种体现形式,林璟宣观察了一下,被起哄的人很是享受这种感觉。
林璟宣如今十三岁,是这里面年龄最小的人,自然而然的个子就不如身边的人,不过林璟宣的脸部棱角倒是在慢慢的发生变化,从一张充满稚气的脸逐渐在向少年转变。再加上长期读书,书卷气浓郁,倒是也吸引了一些小姑娘。
高良在旁边眨眨眼“没想到宣弟也如此受欢迎,看来我们往日还是小看你了”说着还用肩膀撞撞林璟宣。
林璟宣回头看了一眼高良,之见他身穿一件青色长袍,袖口处绣着几支青竹,还摇着一把扇子,个头也颇为高挑,在人群里可以说是极为惹眼了。
“师兄可别拿我打趣了,明明你才是那个最受青睐之人”
旁边的张升胜听了也点点头,他是另外一种气质,总给林璟宣一种周正严肃之感,平日里话也极少,不过人倒是顶好的。
“你们几个就别再谦虚了,瞅瞅你们三个,那些个小娘子的眼睛也尽往你们身上瞄着”
前面的一位仁兄听到这几位说话就坐不住了。
众人说说笑笑,不时在路边的小摊贩那里买点吃的喝的,不过一个时辰就到达了山顶。苍山的山顶很是开阔,从这里往下望,会平县的景象尽收眼底。有人还眼尖的看到了县学呢。
看到如此绝美的风景,林璟宣顿觉心胸开阔,多日在心里郁结的烦闷也一扫而散。这时不知人群中谁提议作诗以陶冶情操,也算是对今日盛况的一种记录了,这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
于是,便由最先提出作诗的人首先开始,他略一沉吟,诗句就脱口而出“石径盘空鸟道悬,青崖断处落飞泉。行来小憩松荫下,袖底风云已万千”此句一出,众人皆拍手称赞,那人面色逐渐转红,腰杆不由得挺直了几分,嘴上说着谦让了谦让了。
接着大家按照次序作诗,有人做的传神生动,妙语连珠。有人则折戟沉沙,一脸黯然。
林璟宣之前就听说一般这种活动需要提前准备好诗文,免得到时候时间太短,做不出妙诗而引得众人嘲笑。为此林璟宣在出发的前一夜还是准备了一下,轮到自己时,看着山下鲜活的画卷,沉吟片刻,
“雾锁层峦黛色昏,忽开天镜见云根。此身已在星辰畔,手把银河浣月痕。”
好诗,好诗,宣弟这诗做的实在是妙极”高良第一个拍手称赞。
接着众人都开始点评起来,林璟宣颇有点不好意思,毕竟这是他提前想的,不像有些人确实是现场做的。不与七步成诗的曹植比,就是与在座的有些同学相比,他都是逊色许多。
等众人皆作完诗,都点评一番后,大家才开始吃午食。林璟宣带的是自己从外面买的葱油饼,刚刚又从小摊贩那里买了一碗绿豆汤,自从自己有赚钱能力后,林璟宣在吃食方面大方了许多,毕音如今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林璟宣觉得自己这半年来个子确实长了不少,人也壮实了些。
他爷爷和他爹都是十生十长的西北汉子,他爹估摸着 178 是有的,林璟宣现在伙食比起他爹小时候那好的不是一星半点,所以180还是可以期待一下的。
就着清凉解暑的绿豆汤,吃了一张饼子,又在山顶休息了会,众人这才慢慢悠悠的下了山回了县学。
出游后,往日浮躁的县学一下子变得安静,大家都一门心思的扑在学业上,力求能在院试中榜上有名。县学里面的教授见此情形,亦是点头称赞。
因着院试要在封闭的考棚里面待三天,等众人全部考完交卷才能出来,这对于从没有考过院试的林璟宣等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县学每年都会在考试前半个月进行模拟考试,不只是模拟考卷的内容,考场的环境也是要模拟的。县学的后面有一排排临时搭建起来的号房,这次要考试的二十几人便在辰时被关了进去,除了方便之外在这三天时间里都不许出来。每顿的饭食由专人统一送进去。
三天之后,林璟宣出来的时候顿觉这古代的科考实在是太折磨人了,在这逼仄的空间里面还要进行头脑风暴,若是不幸被分到臭号旁边,那简直是有苦难言,别说是顺利答完题了,能好好地出考场就已经非常好了。
今年的院试定在八月初三,县学的考生们都约定一起去府城,这样路上也安全些,彼此有个照应。
终于,在八月初一这一天,一行人平安到了陕府。
喜欢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请大家收藏:(m.suyingwang.net)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