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瑶想要去看看,想要去经历,想要走到那梦中所见的境界,亲眼见证诸天万界的瑰丽与神奇。
这个念头如同在她心中点燃了一簇永不熄灭的火焰,照亮了前路,也赋予了她无穷的动力。
快速而满足地用完了灵膳,她只觉精神饱满,灵力充盈。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夜风带着山间的清冽涌入。
仰望夜空,虽然云华界只有一轮明月,但那清辉依旧皎洁。她知道,在某个遥远的地方,存在着三轮明月共悬的奇景。
而她,终将抵达。
盘膝坐于榻上,她再次沉浸于修炼之中。这一次,她的心境前所未有的澄澈与坚定。
从修炼入定中醒来,夜色已深,窗外的月光如水银般泻入,她却毫无睡意。
脑海中反复回响着凌玄低沉的话语——
“若你愿意,待我伤势痊愈后,或许……我们可以同行。”
还有他那句:“方知明月在心中”……
心口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除了对三个月亮和发光灵稻的好奇,对云外仙途的向往,似乎……还有些别的什么,但她不愿去想。
林清瑶索性甩甩头,将纷乱的思绪暂且压下,盘膝坐于榻上,神识再次沉入丹田。
三日之期已到,眼下最紧要的,是道经推演的结果。
丹田之中,《清灵道经》依旧静静悬浮,但周身流淌的清辉比往日更加温润充盈,仿佛饱餐后正在静静消化。
“三日已到,方案可成了?”
林清瑶以神识轻轻触碰,带着期待问道。
仿佛是在回应她的呼唤,道经微微一颤,旋即光华大盛,清辉瞬间照亮了整个丹田!
书页无风自动,哗啦啦地翻动起来,最终停留在数页密密麻麻布满金色古字的新篇章上。
【《太虚化厄篇》·残】
【适用:魔气侵源,元婴萎靡,道基受损】
【推演依据:《太清灵枢注》等净化典籍一百零七卷,结合探查病源所得,融汇《清灵道经》本源道则……】
开篇的引言便让林清瑶精神一振,光是这名字,就透着一股专门针对的意思,八成错不了。
她凝神继续“看”下去。
【根治方案:三阶段】
第一阶段:疏导化魔,固本培元。
以“红尘醉”为引,调和阴阳,安抚躁动魔气,为后续根除奠定根基。
【具体法门】:
首先,定期渡气,疏导阴寒:
每七日一次,需以“唇齿为桥”,由你渡入精纯的清灵之气。
循《净灵化元篇》法门,引导灵息如春溪般细致流转,一寸寸抚平被魔气侵蚀的经脉,化去沉积的阴寒。
所以共修还得继续,七天一次,且需要更亲密。
其次,红尘为引,中和戾气:
需饮用足量“红尘醉”,借此酒中蕴含的百果精粹与红尘百态之意,润物无声般中和魔气本源中的暴戾与死寂,使其从“顽铁”化为“可塑之材”,便于清灵之气净化疏导。
最后,丹药为辅,固本守魂:
需配合服用“暖阳丹”与“固魂丹”。
“暖阳丹”温养受损经脉,如冬日暖炉,抵御净化时可能引发的经脉刺痛;“固魂丹”则如定海神针,稳固神魂,防范魔气反噬时的心神动荡。
以上完成,可初步遏制魔气蔓延之势,稳定濒临溃散的元婴,唤醒部分沉寂的本源活力。
治疗时长,视执行情况与个人体质,短则三月,长则数年。
此阶段贵在坚持,切不可操之过急,务必求稳。
林清瑶逐字逐句地“看”完这《太虚化厄篇·残》的第一阶段方案,心情如同坐了一场飞剑,起伏不定。
看到魔气有法可治,她先是心头一松,涌起一股巨大的欣喜和希望。
凌玄有救了!
可当她目光再次扫过“具体法门”那几行字时,脸颊“唰”地一下就红了,尤其是那句:
“每七日一次,需以‘唇齿为桥’”。
这、这岂不是意味着,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她都得和凌玄保持那种……
那种亲密到令人面红耳赤的“共修”?
“那我岂不是……还得和他……”
她对着丹田中的道经,神识传递出的意念都带着几分羞窘和纠结。
“这不就是把自己彻底搭进去了吗?”
道经清辉流转,书页上浮现出一个言简意赅的字:
【然。】
林清瑶简直要跺脚了:
“可这渡气……也太过……”
道经似乎感知到她的抗拒,字迹变化,带着一种超然物外的冷静:
【看你怎么选。】
【任何时候,逆天而行,皆有代价。】
【救,还是不救?】
这话像一盆冷水,让林清瑶瞬间冷静下来。
是啊,逆天改命,救治一个被化神期魔气所伤的元婴修士,怎么可能不付出代价?
这代价,目前看来,就是她需要持续付出清灵之气,以及……
克服这种亲密接触带来的羞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