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帝听得面色数变,时而愤怒,时而凝重,时而欣慰。
当听到查抄出的巨额赃款以及后续可持续的盐税增收时,他忍不住抚掌笑道。
“好!好!爱卿果然国之干城!此举不仅充盈了国库,更是狠狠打击了那些蠹虫的气焰!”
国库空虚一直是他最大的心病,秦易此举无异于雪中送炭。
但当听到林如海病危及途中连番遇刺,他的脸色又沉了下来。
“无法无天!真是无法无天!竟敢刺杀钦差、谋害朝廷重臣!可知是何人所为?”
他目光锐利地看向秦易。
秦易沉吟片刻,才缓缓开口道。
“扬州之事,线索虽指向部分盐商及背后官员,但其组织严密,首尾干净,臣抓获的多是些执行命令的死士。”
“至于运河袭击,那些匪徒训练有素,配合默契,所用劲弩亦非民间可有,更像是军中制式或仿制。臣抓获几名活口,却皆服毒自尽,未能问出主使。但其目的,无非是阻止林大人回京,或……兼而有之。”
他并未直接指出忠顺亲王或其他具体对象。
但“军中制式”、“死士”这些词,已足够让皇帝产生联想。
有些事,点到即止,效果更佳。
雍和帝果然面色阴沉,冷笑一声。
“哼!看来是有人坐不住了!爱卿放心,此事朕定会追查到底!”
他心中已然明了,这必然是旧勋势力狗急跳墙的反扑。
“陛下圣明。”
秦易拱手,随即从怀中取出一份厚厚的密奏。
“此乃臣此次南下整理的盐务案详细节略,以及所获赃款、后续盐税增收预估数目,还有臣对盐政革新的一些浅见,请陛下御览。”
戴权连忙上前接过,恭敬地呈给雍和帝。
雍和帝粗略翻看,越看越是欣喜。
尤其是看到那庞大的数字和后续可持续的财源,脸上的笑容再也抑制不住。
“爱卿真乃朕之福将!不仅勇武绝伦,更兼经济之才!此番功劳,朕必重重赏你!”
“臣之本分。”
秦易谦逊一句,随即话锋微转。
“陛下,林大人此次元气大伤,虽经太医诊治略有好转,但仍需长期静养,臣已将其安置于臣府中,以便照应。其女黛玉,臣已送回荣国府。”
雍和帝点点头:“林爱卿于国有大功,理当如此。”
“便让他在你府上好生将养,一应用度,由内帑支取。待他身体好转,朕还有倚重之处。”
他对林如海的能力也是认可的。
接着,雍和帝又详细询问了秦易对盐政后续管理的看法。
秦易结合林如海的观点和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几条切中要害的建议,雍和帝听得连连点头。
君臣二人又商议了片刻,皇帝忽然道。
“爱卿离京这些时日,京营事务由几位副将暂代,虽无大纰漏,却也乏善可陈。如今爱卿归来,当尽快重整京营,朕欲彻底整肃京营积弊,使其成为真正可战之师,爱卿可能为朕分忧?”
秦易目光一闪,知道这是皇帝要进一步赋予他实权,也是将他更紧密地绑在帝战战车上。
他当即起身,肃容道。
“臣,万死不辞!必为陛下练出一支虎狼之师!”
“好!朕信你!”雍和帝龙颜大悦。
“具体职司,待明日早朝,朕自有安排。你一路劳顿,先回府好生歇息吧。”
“臣,告退。”
秦易行礼后,退出了侧殿。
离开皇宫,秦易并未直接回府。
而是先去了一趟京营驻地,简单巡视一番,听取了几位留守副将的汇报。
算是宣告自己的归来,让某些心思浮动的人安分下来。
直到华灯初上,秦易才回到镇北侯府。
侯府门前,灯笼高挂,亮如白昼。
以秦忠为首的所有管事、仆役早已得到消息,整齐地列队迎接。
见到秦易的身影,齐刷刷躬身行礼:“恭迎侯爷回府!”
声音洪亮,透着敬畏与兴奋。
侯爷离京数月,归来声势更胜往昔,他们这些下人也与有荣焉。
秦易淡淡嗯了一声,目光扫过,并未多言,径直入府。
香菱领着几个丫鬟也在二门处等候。
见到秦易,俏脸上满是欣喜和依恋,盈盈下拜:。
“恭迎爷回府。”
“起来吧。”秦易语气温和了些,“府中近日可好?”
“回爷的话,一切安好。”
香菱起身,柔声回道。
“林大人已安置在‘静思苑’,王太医看过了,说需静养,已开了方子。平儿姐姐方才也遣人送来些补品,说是奶奶(秦可卿)吩咐送来的。”
秦易点点头,秦可卿的消息倒是灵通。
他一边往书房走,一边吩咐:“带我去看看林大人。”
静思苑是侯府最幽静雅致的院落,一应布置皆按最高规格。
林如海服了药,已然睡下,呼吸平稳。
王太医在外间守着,见秦易进来,连忙起身行礼。
“林大人情况如何?”秦易问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