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易整顿扬州、抄家拿人的雷霆手段,以及初步查明的惊天案情。
通过八百里加急,以最快的速度呈送至神京皇城。
养心殿内,雍和帝夏庆看着那份沉甸甸的奏报和附带的厚厚一叠罪证抄本。
脸上的表情从震惊到愤怒,再到最后的畅快与欣慰!
“好!好一个秦易!好一个镇北侯!”
皇帝猛地一拍御案,放声大笑,多日来的阴郁一扫而空。
“不足半月!竟能将扬州这潭死水搅得天翻地覆,拔出如此巨蠹!查获如此巨款!更是保住了林爱卿的性命!朕没有看错人!没有!”
戴权在一旁陪着笑脸,小心翼翼道。
“陛下圣明,慧眼识珠。秦侯爷确是干才。只是……这案情牵扯到忠顺亲王……”
皇帝的笑容微微收敛,眼中闪过一丝冷厉。
“朕这位皇叔,手伸得是越来越长了!真当朕是泥塑木雕不成?!”
他沉吟片刻,眼中已有决断:“拟旨!”
“擢升镇北侯秦易为太子少保,加封一等镇北侯,赐金千两,帛五百匹!令其全权负责扬州盐案后续事宜,一应涉案人员,无论品级,皆可先拿后奏!所追回之赃款,即刻押解入京,充实国库!”
“另,赐宫中御用药材若干,赏王济仁太医金银若干,表彰其救治林爱卿之功。”
“对于林爱卿,朕心甚慰,加封其为文华殿大学士,赏赐若干,令其安心在扬州养病,病愈后即刻回京叙职!”
“至于忠顺亲王……”皇帝冷哼一声。
“暂无实证直接指认,暂且记下。待秦爱卿回京,再作计较!”
圣旨以最快的速度发往扬州。
同时,皇帝又连下数道密旨。
调动周边省份兵马,暗中向扬州方向移动。
既为震慑可能存在的残余势力,也为确保巨额赃银能安全押解入京。
……
扬州城
秦易率扬州剩余官员迎接圣旨。
听到皇帝毫不吝啬的封赏和完全授权,所有官员心中凛然,看向秦易的目光更是充满了敬畏。
这位年轻的侯爷,经此一事,圣眷已隆至极点!
太子少保!
一等侯!
这是何等荣耀!
“臣,秦易,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秦易声音平静,叩首领旨。对于升官进爵,他并未有太多激动,这本在意料之中。
他更在意的是皇帝给予的“全权负责”和“先拿后奏”之权。
这让他可以毫无顾忌地扫清剩余障碍。
接下来的日子,秦易更加忙碌。
利用新获得的华佗医术,他亲自为林如海调整了药方。
其用药之精妙、见解之独到,连王太医都惊叹不已,直言侯爷医术已臻化境。
林如海的身体在王太医和秦易的双重保障下,恢复速度大大加快。
另一方面,他继续深挖盐案。
根据林如海提供的线索和查抄来的账本信件,又将一批隐藏较深的官吏和商人揪了出来。
扬州官场迎来了一场彻底的大清洗。
被抄没的万家、以及其余涉案盐商的家产,经过清点。
最终统计出的金银现款、古董珍玩、田产地契等总价值,竟然高达近一千二百万两白银!
远远超出了最初预估的亏空数额!
可见这些蛀虫贪婪到了何种地步!
秦易下令,将其中的八百万两现银及容易变现的珠宝,由重兵押解,分批运往京城。
其余田产、店铺等则登记造册,暂时由官府代管。
整个扬州乃至江南,都在这位年轻钦差的铁腕之下,瑟瑟发抖,风气为之一清!
……
然而,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从未真正平息。
忠顺王府在扬州的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
那位神秘的“白先生”在万家被抄前便已闻讯潜逃,不知所踪。
但这并不意味着结束。
这一日,秦易正在府衙审理最后一批案卷,一名龙骧卫暗卫悄然送来一份密报。
密报来自京城,是留守侯府的亲卫通过特殊渠道传来的。
信中提及两件事。
其一,荣国府贾母近日多次派人探望秦可卿,嘘寒问暖,馈赠丰厚,态度异常热络。
甚至隐隐透露出,有意从贾家几位姑娘中择一贤惠者,与侯爷结亲,以续秦晋之好。
其二,忠顺亲王近日虽闭门不出,但其门下清客与北静郡王等勋贵往来频繁。
京中隐约有流言传出,称镇北侯在扬州“杀戮过甚”、“有伤天和”,甚至影射其“拥兵自重”、“尾大不掉”。
秦易看着密报,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贾家的心思,他自然明白,想用姻亲关系来绑定他,以求自保甚至沾光。
对此,他暂且不置可否。
而忠顺亲王的反应,则在他预料之中。
正面较量失败,便开始玩弄舆论,试图抹黑他,离间他与皇帝的关系。
这种手段,卑劣却有效。
“拥兵自重?尾大不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